女,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比例0.05,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红细胞渗透压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第106题患儿女,5岁,因“反复高热5d,剧烈头痛,呕吐1d,抽搐2次”于8月15日来诊。居住安徽农村。查体:T40℃,BP正常;浅昏迷,未见皮疹;肝,脾轻度大;颈强直,巴宾斯基征(+),克尼格征(+),布鲁津斯基征(+)。

目前考虑的主要并发症是(提示入院后给予积极抢救治疗,诊断明确后抗疟原虫治疗,病情一度缓解。数天后突然出现高热伴寒战,皮肤巩膜黄染,出现2次酱油色尿。尿常规:可见管型;血常规:Hb70g/L。)

A:急性肝炎 B:急性肾炎 C:黑尿热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胆囊炎 F:DIC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者,女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从发热门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律不齐,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引起惊厥,抽搐时的处理为

A: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可降低室温 B:以脱水为主,必要时可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等 C: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D: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E: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病人女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从发热门诊收入院。查体:体温39.7℃,脉搏120次/分,律不齐,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初步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引起惊厥,抽搐时的处理为

A: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同时可减低室温 B:以脱水为主,必要时可合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等 C:使用镇静剂,首选地西泮 D: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E:及时处理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女性,26岁,在购物时突然尖叫一声,即刻倒地,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血红色泡沫,小便失禁,持续约3分钟,被人送至医院。追问病史,近两日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常可闻及异常怪味。既往无特殊,否认外伤史。头颅CT见左颞叶内直径约2cm等密度影。

突然尖叫一声,即刻倒地,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血红色泡沫,小便失禁,此时属于

A:前驱期 B:先兆期 C:痉挛期 D:抽搐期 E:痉挛后期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HGB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最有可能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27岁,在购物时突然尖叫一声,即刻倒地,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血红色泡沫,小便失禁,持续约3分钟,被人送至医院。追问病史,近两日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常可闻及异常怪味。既往无特殊,否认外伤史。

突然尖叫一声,即刻倒地,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血红色泡沫,小便失禁,此时属于

A:前驱期 B:先兆期 C:痉挛期 D:痉挛后期 E:抽搐期

一猪,极度口渴,黏膜潮红,呕吐,口唇肿胀;兴奋不安,转圈,肌肉痉挛,全身震颤,无目的徘徊,倒地后四肢游泳状划动,周期性发作;肌肉痉挛从头部开始,逐渐向后抽搐,呈犬坐姿势。

病猪抽搐时体温

A:显著升高 B:轻度下降 C:轻度升高 D:显著下降 E:正常

某男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L,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入院第二天,患儿再次出现高热(39.8℃)、四肢抽搐。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药物降温为主,可用大剂量阿司匹林 B:持续高热伴反复抽搐者可加用亚冬眠疗法 C:遵医嘱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首选地西泮镇静止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