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3岁。解黑便伴头晕6小时,突然呕血1小时入院。黑便量约300g,呕鲜红色血液量约300ml,无血凝块。乙肝病史19年,无"呕血,黑便"病史。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查体:T36.9℃,P100次/分,R22次/分,BP95/75mmHg。慢性病容,颈部皮肤见多个蜘蛛痣,巩膜无黄染。腹膨胀,软,肝于右肋缘下未及,脾左肋缘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

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治疗宜采取(提示:经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2天后,再次出血。查体:T36.7℃,P125次/分,R24次/分,BP85/55mmHg。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实验室检查:白蛋白30.5g/L,总胆红素34.9μmol/L,谷丙转氨酶80U/L。尿素氮7.20mmol/L,肌酐120μmol/L。床旁B超检查:肝硬化,门静脉__,脾大,小量腹水。)

A:继续抗休克治疗 B:继续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 C:急诊断流术 D:急诊门体分流术 E:急诊断流术+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 F:急诊肝移植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律不齐 D:房性心动过速 E:交界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律不齐 D:房性心动过速 E:交界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改变符合(提示: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2周,复查心电图,f波频率530次/min,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86次/min,以R波为主的I1,I2,aVF,V3~V4导联ST段下斜0.05~0.10 mV,ST-T改变呈鱼钩状,Q-T间期0.30 s。)

A:洋地黄影响 B:洋地黄毒性反应 C: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D:低钙血症心电图改变 E:心肌缺血

患者女,4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腹胀,下肢水肿10余天。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右心衰竭。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频率510次/min的小f波,R-R间期不规则,心室率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提示:患者继续应用洋地黄至第28天,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失,f波更为明显,R-R间期匀齐,QRS形态呈室上型,心室率46次/min。)

A:心房扑动,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E: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患儿,5个月。因发热,咳嗽两天,气喘1天入院。体检:T:39.5℃,P:150次/分,R:50次/分,烦躁不安,面色灰白,两肺有湿啰音。诊断:支气管肺炎。

该患儿首选的护理诊断是

A:体液不足 B:营养缺乏 C:心输出量减少 D:体温升高(过高) E:睡眠型态紊乱

患儿,10个月,因发热、咳嗽来我院就诊,查体:T39℃,P140次/分,R58次/分,两肺有细湿啰音,诊断为肺炎。

该患儿首优的护理诊断是

A:气体交换受损 B:体温过高 C:营养失调 D:清理呼吸道无效 E:潜在性心力衰竭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