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误输异型血100ml后无尿4天,血钾6.9mmol/L,血清肌酐600μmol/L,无血压下降。
患者无尿首先考虑为
A:肾前性肾衰 B:肾性肾衰 C:肾后性肾衰 D:低血量性休克 E:感染性休克
男性,71岁,左大腿外侧刺痛1年余,加重2个月,病程中,长期口服镇痛剂和神经营养药,曾接受数个疗程的理疗和针灸治疗。查体;左髂前上棘内下方压痛(+++),并向左大腿外侧放散,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检查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X线检查提示腰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为一般性的退性行改变。初步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进针点是
A:患侧梨状肌下孔处 B: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股动脉外侧 C:患侧髂前上棘内,下方各2cm处 D:患侧耻骨结节下,外方1.5~2cm处 E:患侧胭窝膝横纹头侧7cm,股二头肌腱内侧
男性,22岁,7天前,夜间睡于水泥地面上,次日觉右臀部疼痛,行走时疼痛沿右股后侧向小腿后外侧放散,卧床休息时疼痛可略缓解,口服镇痛剂和臀部理疗疼痛无缓解。查体见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环跳穴处压痛阳性,环跳穴压痛时,疼痛可向右股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散,其他未见阳性发现。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阻滞后不可能发生的征象是
A:阻滞侧足下垂 B:双侧下肢麻木和无力 C:股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跟和足底麻木 D: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阻滞后患肢的疼痛减弱或消失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后外侧有数根股深动脉分支,骨折时易断裂,造成严重出血,具体有几根
A:2根 B:3根 C:4根 D:5根 E:6根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上1/3骨折后,近折端受除下列哪块肌肉的牵拉外,可出现屈曲、外旋和外展
A:髂腰肌 B:臀中肌 C:臀小肌 D:髋关节外旋肌 E:梨状肌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上1/3骨折后,远折段受哪块肌群的牵拉,而出现向上、向后和向内移位
A:内收肌群 B:股前肌群 C:股后肌群 D:小腿后肌群 E:小腿前外侧肌群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中1/3骨折后,远折段受哪块肌群的牵拉,而向外成角
A:内收肌群 B:股前肌群 C:股后肌群 D:小腿后肌群 E:小腿前外侧肌群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干下1/3骨折后,远折段受哪块肌群的牵拉而向后倾倒
A:股前肌群 B:小腿后群肌 C:股后肌群 D:股内侧肌群 E:小腿前外侧肌群
某男性患者,25岁,工人。半小时前车祸后出现右大腿部剧烈疼痛、肿胀和右下肢肢体的异常扭曲,考虑是股骨干骨折。
股骨下1/3骨折,应重点触诊检查下列哪些组织结构的情况
A:坐骨神经 B:腓总神经 C:胭静脉 D:胫神经 E: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
某女性患者,54岁,右臂部疼痛1.5年,有时伴右大腿后侧疼痛,劳累后加重,走路尚可,查体:右臂部无畸形,深压痛(+),无明显放射,右"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皮肤痛觉正常。
患者为排除股外侧皮神经炎,应知道后者的特点是
A:腰股外侧皮神经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性疾病 B:一侧或双侧小腿外侧皮肤有蚁行感,麻木或疼痛 C:站立或步行过久后疼痛减轻,坐位或静息时加重 D:查体时局部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重时伴有肌萎缩或运动障碍 E:治疗时应探明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F:疼痛剧烈时也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阻滞治疗 G: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