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因“腭部肿物1年,渐增大,影响吞咽”来诊。肿物直径约5 cm,有包膜,分叶状,切面见多囊,囊内含黏液。组织学检查: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中间细胞;以囊性为主,约占肿瘤40%,有乳头状或实性结构,囊内充满黏液。也有内衬柱状细胞导管样结构以及透明细胞区域。可见浸润周边组织和神经,伴有肿瘤坏死,核分裂6个/10HPF,但细胞间变不明显。
本病与多形性腺瘤的主要区别是
A:有表皮细胞成分 B:有囊性结构 C:浸润性生长 D:结构多形性 E:黏液细胞
患者女,3岁,因“阴道口不适伴新生物3个月”来诊。妇科检查:阴道口部位淡红色息肉状肿瘤,直径2 cm,质软脆,有蒂,表面尚光滑。
肿瘤表面光滑,切面淡红色,组织疏松似黏液瘤样。光镜下:上皮下方细胞排列紧密,核小而深染,中央区细胞稀少呈水肿黏液样,肿瘤细胞为圆形及梭形细胞,核分裂象较活跃。围绕血管明显,胞质嗜伊红,部分可见横纹。最可能的诊断是
A:葡萄状肉瘤 B:生殖道型横纹肌瘤 C:未分化阴道肉瘤 D: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E:血管肌成纤维细胞瘤
患者女,45岁,诉阴道少量出血15 d。病理切片显示宫颈内皮肉瘤分级为3级,在宫颈脱落细胞中可分离到病毒。
分离到的病毒最有可能是
A:HIV B:HPV16型 C:疱疹病毒 D:HPV11型 E:巨细胞病毒 F:EB病毒
有关心脏黏液瘤中哪项是正确的
A:黏液瘤起源于心内膜下的间叶细胞 B:可发生于心脏的各个腔室 C:左房黏液瘤占心脏黏液瘤的90%以上 D:心脏黏液瘤的好发年龄为3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E:心脏黏液瘤的主要病生理改变是突入心脏的瘤体,妨碍正常血流
患者男,38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月半余,无诱因高热1周。既往患鱼鳞病20年。今查体:周身皮肤可见皮屑,颈部及锁骨上可触及散在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5x10
/L,血小板164x10
/L,血红蛋白124g/L,血清β
微球蛋白6.4mg/L,尿β
微球蛋白18.5mg/L。肝功能:TP69.4g/L,ALB41.4g/L,ALT36U/L,AST45U/L。LDH903U/L。病理检查考虑为"霍奇金淋巴瘤",诊为"淋巴结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彩超及CT提示胸骨上窝,腹股沟及腹腔淋巴结肿大。
与淋巴瘤相关的病毒有
A:EB病毒 B:HTLV-I1 C:Kaposi肉瘤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SARS病毒 F:幽门螺杆菌 G:HHV-8 H:疱疹病毒 I:H1N1 J:肝炎病毒
郝某,女,45岁,诉阴道少量出血15 d。病理切片显示宫颈内皮肉瘤分级为3级,在宫颈脱落细胞中可分离到病毒。
分离到的病毒最有可能是
A:HIV B:HPV16型 C:疱疹病毒 D:HPV11型 E:巨细胞病毒 F:EB病毒
有关心脏黏液瘤中哪项是正确的
A:黏液瘤起源于心内膜下的间叶细胞 B:可发生于心脏的各个腔室 C:左房黏液瘤占心脏黏液瘤的90%以上 D:心脏黏液瘤的好发年龄为3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E:心脏黏液瘤的主要病生理改变是突入心脏的瘤体,妨碍正常血流
有关心脏黏液瘤中哪项是正确的()
A:黏液瘤起源于心内膜下的间叶细胞 B:可发生于心脏的各个腔室 C:左房黏液瘤占心脏黏液瘤的90%以上 D:心脏黏液瘤的好发年龄为3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 E:心脏黏液瘤的主要病生理改变是突入心脏的瘤体,妨碍正常血流
兔黏液瘤的病原是
A:细小病毒 B:痘病毒 C:__ D:疱疹病毒 嵌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