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因右眼石灰烧伤3周来院就诊,结膜充血水肿,下方近角膜缘处的结膜苍白坏死,角膜上皮大范围缺损,基质形成溃疡,残余角膜厚度约为正常角膜的1/2,房水混浊,虹膜肿胀纹理不清,其余眼内结构窥不清。
经过正确的处理,患者1年后的体征是:角膜上皮表型结膜化,基质大量新生血管,角膜透明性下降,隐约见到瞳孔,晶状体灰白混浊,辅助检查SchirmerI1试验0~1mm/5分钟,B超未见视网膜脱离及视神经凹陷。针对患者现阶段的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角膜缘干细胞衰竭,并发性白内障,葡萄膜炎 B:重度干眼症,并发性白内障,葡萄膜炎 C:角膜缘干细胞衰竭,重度干眼,并发性白内障 D:角膜缘干细胞衰竭,重度干眼,继发性青光眼 E:角膜缘干细胞衰竭,重度干眼,葡萄膜炎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0→1.0左眼-6.50DS-5.65DCX150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男性患者,49岁,右眼不慎被铁丝刺伤2小时,伴视力明显下降。无头痛眼痛症状,既往右眼无异常。眼科检查:袖力:右眼:指数/50cm,左眼:1.0,右眼混合充血,角膜上方可见3mm长伤口,前房较浅,晶体前囊膜可见破口,部分混浊皮质溢出至前房,眼底不能看见。左眼部未见异常。
病人又出现哪种病变 提示:病人一年后视力又明显下降,眼部检查:右眼视力为眼前指数,角膜可见小白色线状混浊,前房未见异常,人工晶体正位,眼底看不清。
A:眼内炎 B:玻璃体混浊 C:后发性白内障 D:人工晶体移位 E:人工晶体混浊 F:眼底视网膜脱离 G:视神经病变 H:角膜白斑形成
某女性患者,48岁,因左眼疼痛、怕光、流泪、视力下降件发热天就诊。此前一周患感冒,有糖尿病史。查体:体温38.5℃,左耳前淋巴结肿大,睫状充血明显,角膜水肿混浊,右眼正常。
提示:裂隙灯检查发现:左眼睫状充血显著,角膜呈树枝状灰白色浑浊,荧光素染色着色,房水闪光阳性,角膜知觉减退。该患者左眼诊断应考虑为
A:真菌性角膜炎 B:细菌性角膜炎 C:淋球菌性角膜炎 D:病毒性角膜炎 E:虹膜睫状体炎 F:青光眼
某男性患者,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1.0左眼-6.50DS-5.65DCX15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男性患者,因右眼石灰烧伤3周来院就诊,结膜充血水肿,下方近角膜缘处的结膜苍白坏死,角膜上皮大范围缺损,基质形成溃疡,残余角膜厚度约为正常角膜的1/2,房水混浊,虹膜肿胀纹理不清,其余眼内结构窥不清。
经过正确的处理,患者1年后的体征是:角膜上皮表型结膜化,基质大量新生血管,角膜透明性下降,隐约见到瞳孔,晶状体灰白混浊,辅助检查SchirmerⅠ试验0~1mm/5分钟,B超未见视网膜脱离及视神经凹陷。针对患者现阶段的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角膜缘干细胞衰竭、并发性白内障、葡萄膜炎 B:重度干眼症、并发性白内障、葡萄膜炎 C:角膜缘干细胞衰竭、重度干眼、并发性白内障 D:角膜缘干细胞衰竭、重度干眼、继发性青光眼 E:角膜缘干细胞衰竭、重度干眼、葡萄膜炎
关于角膜混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按病程分:活动性角膜病变与陈旧性混浊 B:按程度分:薄翳,斑翳及白斑 C:按病变性质分:炎症性,外伤性,变态反应性,变性与营养不良性及瘢痕性混浊 D:角膜新生血管为结膜血管的侵入,位于角膜基质层 E:角膜的透明性主要依靠其组织的光学一致性
关于角膜混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按病程分:活动性角膜病变与陈旧性混浊 B:按程度分:薄翳,斑翳及白斑 C:按病变性质分:炎症性,外伤性,变态反应性,变性与营养不良性及瘢痕性混浊 D:角膜新生血管为结膜血管的侵入,位于角膜基质层 E:角膜的透明性主要依靠其组织的光学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