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处方: 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患者男性,30岁,用丁卡因使用后全身出皮疹病史,因皮肤局部小包块行局麻下手术切除。
丁卡因使用后出现的皮疹属于
A:副作用 B:毒性作用 C:后遗效应 D:过敏反应 E:特异质反应
处方:盐酸普鲁卡因 10g 氯化钠 7g 注射用水加至 1000ml
关于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制备,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为pH调节剂,控制pH值在2.5~3.5 B:氯化钠除调节等渗,还能增加溶液的稳定性 C:采用采用流通蒸气灭菌(100℃,30min) D:盐酸普鲁卡因在水中极易水解,继续发生脱羧、氧化作用,生成有色物质 E:铜、铁等金属离子能加速本品的分解,但光线对分解没有影响 F:普鲁卡因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故易被水解
丁卡因
A:可用于浸润麻醉 B:脂溶性低 C:穿透力弱 D:作用较普鲁卡因弱 E:可用于表面麻醉
丁卡因()
A:有较强的心脏毒性,可能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复苏困难 B:可以预防局部麻醉药中毒引起的惊厥 C:有较强的表面麻醉作用 D:可以用来治疗丁哌卡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E:容易出现快速耐药性
盐酸丁卡因的鉴别反应为()。
A:与过氧化氢反应,显血红色 B:加盐酸加热使水解,与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显红色 C:与硫氢酸铵反应,析出白色结晶 D:与三硝基苯酚反应,产生黄色沉淀 E:遇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受热呈油状
盐酸丁卡因的鉴别反应为( )。
A:与过氧化氢反应,显血红色 B:加盐酸加热使水解,与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显红色 C:与硫氢酸铵反应,析出白色结晶 D:与三硝基苯酚反应,产生黄色沉淀 E:遇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受热呈油状
药物的鉴别反应盐酸丁卡因
A:与过氧化氢反应,显血红色 B:加盐酸加热使水解,与亚硝酸钠和碱性β-萘酚显红色 C:与硫氢酸铵反应,析出白色结晶 D:与三硝基苯酚反应,产生黄色沉淀 E:遇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受热呈油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