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日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450ml。查体:右上肺叩诊浊音,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本病考虑为肺结核,但仍有怀疑。对本例诊断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痰找抗酸杆菌 B:防污染样本毛刷采样标本 C:结核菌素反应 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E:经支气管肺活检标本 F:结核杆菌PCR检测

男性,52岁因咳嗽,痰血伴体重减轻2个月就诊,检查发现右肺上叶空洞性病变,洞壁光整,疑为结核。

肺结核空洞经治疗期望获得最好转归应当是

A:关闭或净化空洞 B:形成纤维包裹干酪灶 C:形成结核球 D:长期保持不变 E:肺野完全清晰

男性,23岁,近1月常有低热,胸片显示有模糊阴影伴有空洞,空洞时大时小,为张力性空洞

张力性空洞主要形成机制 ( )

A:引流支气管半阻塞状态——活瓣机制 B:空洞壁有弹性 C:空洞合并真菌感染 D:空洞周围有胸膜增厚 E:空洞周围伴肺不张

男性,49岁。发热,咳嗽2周,咯血2天。查体: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真菌性肺炎伴脓肿形成 B:肺脓肿 C:肺癌伴癌性空洞 D:肺囊肿继发感染 E:肺结核

某男,25岁,近1个月常有低热,胸片显示有模糊阴影伴有空洞,空洞时大时小,为张力性空洞

张力性空洞主要形成机制

A:引流支气管半阻塞状态--活瓣机制 B:空洞壁有弹性 C:空洞合并真菌感染 D:空洞周围有胸膜增厚 E:空洞周围伴肺不张

某男,48岁。发热咳嗽1个月,痰少,偶为黄痰,3天来出现咯血,满口鲜血,每日约60ml,查体: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可闻及湿啰音,肺CT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滑,未见液平。

空洞形成可见于哪些疾病

A:肺脓肿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栓塞 D:肺结核 E:肺癌 F:间质性肺炎 G:支气管哮喘 H:真菌性肺炎伴脓肿形成 I:肺囊肿继发感染 J:肺炎链球菌肺炎 K:支原体肺炎 L:衣原体肺炎

某男性患者,53岁,因咳嗽、痰血伴体重减轻2月就诊,检查发现右肺上叶空洞性病变,洞壁光整,疑为结核。

肺结核空洞经治疗,期望获得最好转归应当是

A:关闭或净化空洞 B:形成纤维包裹干酪灶 C:形成结核球 D:长期保持不变 E:肺野完全清晰

某男性患者,49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d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4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上叶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提示:本病考虑为肺结核,但仍有怀疑。提问:若怀疑肺结核,对本例诊断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A:痰找抗酸杆菌 B:防污染样本毛刷采样标本 C:结核菌素反应 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E:经支气管肺活检标本 F:结核杆菌PCR检测

某男,46岁,发热、咳嗽近2周,痰少、色偶黄,伴胸闷;2天来出现咯血就诊,多为满口鲜血,每日约50ml;体检:右上肺叩浊,呼吸音低,闻及湿啰音;X线胸片示右上肺实变伴空洞形成,空洞直径约2.5cm,洞壁光整,未见液平。

入院后确诊为肺结核,经正规短程抗结核治疗9个月,病灶显著吸收,空洞缩小,洞壁变薄,但未能关闭;进一步的处理是

A:加用人工气腹,促进空洞关闭 B:继续化学治疗,随访,直至关闭 C:手术 D:改用更有效的化学治疗方案 E:复查痰菌,只要痰菌阴性则不必处理

某男性患者,49岁,年轻时曾患过肺结核。近1年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X线检查:可见右肺上叶多个大小不等的厚壁空洞,胸膜增厚,肺门上吊,纹理呈垂柳状,纵隔向右侧偏移,邻近肺组织及对侧肺呈代偿性肺气肿改变。痰中查见大量结核杆菌。

右肺上叶空洞的病理变化不正确的是

A: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 B: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C: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 D:空洞内结核杆菌较少见 E:空洞下有播散病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