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存血液成份的改变,下列哪些正确
A:红细胞贮存14天后约有90%存活 B:白细胞在ACD保养液中最多存活5天 C:血小板贮存在4℃~6℃立即聚集 D:血浆中I2,Ⅴ很快破坏,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变化不大 E:贮存时间愈短,血液成份改变愈小
妊娠期母体血液的改变正确的是
A: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数轻度增加 B: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减少 C:血容量于妊娠10周开始增加,妊娠36周时达高峰 D:孕期血红蛋白的平均值低于非妊娠期 E:生理性血液稀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O-Hf)/(HO+Hf)解释不正确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O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O-Hf)/(HO+Hf)解释正确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O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
自身输血提供了大量血液的来源,可以有效缓解血液紧张的状况,但对患者总血容量的估计和可采集血液剂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有关血液采集量理论计算公式BL=2BV(HO-Hf)/(HO+Hf)解释错误的是
A:BL为血液采集量 B:BV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容量 C:HO为血液采集前患者血细胞比容值 D: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一般为0.35 E:Hf为血液采集后期望血细胞比容值
贮存血液成份的改变,下列哪些正确()
A:红细胞贮存14天后约有90%存活 B:白细胞在ACD保养液中最多存活5天 C:血小板贮存在4℃~6℃立即聚集 D:血浆中Ⅱ、Ⅴ很快破坏,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变化不大 E:贮存时间愈短,血液成份改变愈小
妊娠期母体血液的改变正确的是()
A:血容量于妊娠10周开始增加,妊娠36周时达高峰 B: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数轻度增加 C: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减少 D:孕期血红蛋白的平均值低于非妊娠期 E:生理性血液稀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
妊娠期血液改变哪项是错误的( )
A:血容量增加 B:血液呈高凝状态 C:血沉加快 D:不会发生生理性贫血 E:血浆增加的容积比红细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