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8岁,有慢性乙肝病史20年,近半年来自感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15天前因进食不洁饮食出现腹泻,腹痛,服药后腹泻好转,但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小便发黄,尿量明显减少。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患者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脐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化验:血常规:WBC 9.4x10
/L,中性89%;电解质K
3.5mmol/L,Na
139mmol/L,Cl
98mmol/L,血氨为96μmol/L。
诊断肝肾综合征的主要依据 ( )
A: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急性肾衰竭 B:尿量减少 C:内毒素血症 D:尿素氮高于正常2倍 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升高
病人女性,56岁,因消瘦,腹胀,纳差入院,既往有慢性肝病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该病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 B:活动性肝病 C:肝硬化伴腹水 D:多囊肝 E:肝脓肿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适宜肝病患者选用的利尿药是
A:地高辛 B:利福平 C:螺内酯 D:乙胺丁醇 E:洋地黄毒苷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适宜肝病患者选用的强心药是
A:地高辛 B:利福平 C:螺内酯 D:乙胺丁醇 E:洋地黄毒苷
(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适宜肝病患者选用的抗结核病药是
A:地高辛 B:利福平 C:螺内酯 D:乙胺丁醇 E:洋地黄毒苷
患儿女,生后24小时,因"皮肤黄染5小时"就诊。胎龄37
周,顺产,体重2800g,无围产高危因素。母体健,非乙肝病毒携带者,血型O(+),父血型AB(+),体健。患儿生后19小时开始出现颜面黄染,进行性加重,波及躯干及四肢,甲床苍白,眼睑结膜欠红润。血胆红素205μmmol/L,血常规提示Hb102g/L,网织红细胞7.0%。
该患儿目前的治疗是
A:光疗 B:光疗失败后换血 C:换血 D:换血+光疗 E:使用茵栀黄,熊去氧胆酸片退黄 F:观察
一新生儿生后12小时即见黄疸,色鲜如桔皮,进行性加重,烦躁易哭,不欲吮乳,腹胀呕吐,大便少,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湿热熏蒸胎黄治疗原则为
A:利湿退黄 B:温中化湿 C:清热利湿 D:化瘀消积 E:消热疏肝
某男性患者,64岁,因消瘦、腹胀、纳差8年入院,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史15年。查: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脾肋下可触及。
如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4小时后未见继续出血,此时对三腔二囊管的处理应是
A:放气拔管,继续内科治疗 B:气囊放气后留置三腔管观察24小时 C:继续压迫至大便颜色转黄后放气拔管 D:三腔二囊管继续压迫24小时 E:放气拔管,转外科手术治疗
某男性患者,46岁,有慢性乙肝病史15年,近1年来自感体力下降,时感腹胀,消瘦。1周前因进食不洁饮食出现腹泻、腹痛,服药后腹泻好转,但近3天出现发热,明显腹痛、腹胀,小便发黄,尿量明显减少。入院后查体:意识尚清,但患者烦躁多语,慢性肝病面容,巩膜轻度黄染,明显肝掌,可见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脐下腹有压痛,轻度反跳痛,腹水征阳性。急诊检验:血常规:WBC 9.8×10
/L,中性89%;电解质K
3.4mmol/L,Na
137mmol/L,Cl
98mmol/L,血氨为96μmol/L。
诊断肝肾综合征的主要依据
A: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B:尿量减少 C:内毒素血症 D:尿素氮高于正常2倍 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升高 F:血肌酐值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