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2岁。与人争吵时突发眩晕,呕吐,枕部疼痛,不能站立且行走不稳;但无明显偏瘫。院前急救将患者送至急诊室。入院时血压175/98 mmHg,意识清醒,眼震颤,颈项强直,心肺未发现明显异常,肢体共济失调,肌张力降低。既往有“高血压”史。

患者接受相应治疗措施后,血压升至225/112 mmHg,处理正确的是

A:在脱水治疗的同时平稳降压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B:不急于降血压,可通过脱水降低颅内压使血压降低,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C:脱水治疗同时慎重平稳降压治疗,使血压降至180/105 mmHg 左右为宜 D:首选口服降压药物 E: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决定是否降压治疗

一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未开通,患者烦躁,冷汗,尿少,血压90/70mmHg。

患者血压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心脏破裂 B:心源性休克 C:心力衰竭 D:血容量不足 E:低血压状态

女,51岁。既往因甲亢行手术治疗。家属发觉近1个月来患者怕冷,无力,说话声音不清,面苍白,表情减少,反应迟钝,对家中亲人淡漠,不关心,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厌食。到当地卫生院检查:体温36.1℃,心率56次/分,血压90/60mmHg。病人基础代谢率降低,呈黏液水肿面容。

若病人体温低于35℃,呼吸浅慢,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嗜睡,应考虑可能发生了

A:脑水肿 B:休克 C:心力衰竭 D:黏液性水肿昏迷 E:心肌梗死

女,61岁。家属发觉近1个月来患者怕冷,无力,说话声音不清,面色苍白,表情减少,反应迟钝,对家中亲人淡漠,不关心,食欲明显下降,厌食,到当地卫生院检查:体温:36.1℃,心率:56次/分;血压:90/60mmHg,患者基础代谢率降低,黏液水肿面容。

若患者出现体温低于35℃,呼吸浅慢,心动过缓,血压降低,嗜睡等症状,应考虑可能发生了

A: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B:休克 C:心力衰竭 D:黏液性水肿昏迷 E:肺衰竭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近期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指定水平。

高血压患者合并慢性肾病时,血压应降至

A:140/85mmHg以下 B:135/85mmHg以下 C:135/80mmHg以下 D:130/80mmHg以下 E:125/75mmHg以下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未开通,患者烦躁,冷汗,尿少,血压90/70mmHg

患者血压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心脏破裂 B:心源性休克 C:心力衰竭 D:血容量不足 E:低血压状态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未开通,患者神志淡漠,冷汗,尿少,血压90/70mmHg。

患者血压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心脏破裂 B:心源性休克 C:心力衰竭 D:血容量不足 E:低血压状态

请回答以下有关高血压的提问。

高血压危象的特点是

A:发作时血糖可降低 B:血压突然升高 C:以舒张压升高为主 D:眼底可有出血或渗血 E:发作时可有蛋白尿或肉眼血尿 F: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G: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