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侧切平产后3天出院,产后14日访视。
产后访视内容包括
A:了解产褥妇饮食,睡眠和尿便情况 B:检查乳房,了解哺乳情况 C: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D:观察会阴侧切伤口 E:以上均是
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 d。
引起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
A:大肠埃希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肺炎球菌
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 d。
如诊断为乳腺脓肿行切开引流,不正确的是
A:有无波动感是决定行脓肿切开引流的依据 B:乳晕部脓肿,可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C:为了避免损伤乳管,应循乳管走行方向作放射状切口 D:乳房深部较大脓肿或乳房后脓肿,可在乳房下缘作弓形切口 E:如有数个脓腔,应以手指将脓腔间的间隔分开
某经产妇,35岁,孕2产2,孕41周,自然分娩一活女婴,体重3200g,胎盘,胎膜自然娩出且完整,产时出血500mL,产后2h共出血100mL。
引起该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A:宫缩乏力 B:软产道损伤 C:凝血功能障碍 D:滞产 E:胎盘粘连
一产妇,怀孕39周,胎儿估计4000g,临产后20h,胎头棘下1cm,宫口开全。尾骨前翘,耻骨弓角度低,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15cm。
产后要警惕,防止
A:子宫收缩乏力 B:产妇感觉伤口疼痛 C:产后母乳喂养有困难 D:产后乳汁不足 E:产后伤口出血
妊娠35周,下肢浮肿++,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尿糖+++,否认慢性病史
产时产后不正确的处理是
A:如需行剖宫产,术前术中需常规应用胰岛素以防止术中血糖升高 B:产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C:产后应继续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D:产后应继续密切观察血糖的变化 E:新生儿出生30分钟后即应滴服葡萄糖液
一奶牛,产后36小时,突然站立不起,之后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全身肌肉无力,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仅8h。随着病程的发展,体温逐渐下降至35~36℃。
此病多发生于
A:分娩前3~6h B:分娩前6~12h C:分娩难产过程中 D:分娩后48小时内 E:分娩难产后的48~7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