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76岁,因排尿困难5年余,加重1个月,不能排尿1天入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已急诊行局麻下膀胱造瘘术,拟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患高血压病10余年,目前血压200/115mmHg左右;常年服用拜阿司匹林,1片/日。

提示:经治疗,血压控制在140/80mmHg左右;停用拜阿司匹林6天,查PT正常,INR1.1,患者无出血倾向;其他辅助检查基本正常。提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哪些?

A:该患者术中无需有创监测 B:术前夜睡前和术晨均应用镇静剂 C:术晨继续服用降压药 D:因曾长期服用拜阿司匹林,故不能采用椎管内麻醉,应选择全身麻醉 E:麻醉方法首选腰-硬联合麻醉 F:腰麻时血压波动大,患者患高血压病多年,血压更易波动,应严密监测,并随时调节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用途包括

A:解热镇痛 B:抗自由基作用 C:75~150mg/日有抗血栓作用 D:抗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 E:既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人的体温 F:长期有规律服用可预防结肠癌(可能包括直肠癌) G:具有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的作用 H:具有抑制溶酶体酶释放的作用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1 B: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2 C: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 D: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和脂氧合酶 E:阿司匹林能抑制PGE的产生 F:阿司匹林能抑制IL-1、TNF、IL-6和PGE的产生 G:阿司匹林在肝脏代谢成水杨酸后方具有活性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包括

A:粒细胞减少 B:恶心、呕吐及厌食 C:胃溃疡、胃出血 D:水杨酸反应 E:哮喘 F:瑞夷综合征(Reyes syndrome)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关于阿司匹林使用的注意事项,哪些是正确的

A:一旦血中水杨酸浓度过高,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 B:阿司匹林应餐后服用或同服抗酸药 C:肾上腺素可完全缓解阿司匹林哮喘 D:维生素K可预防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 E:阿司匹林的最大耐受剂量为6g/日 F:大剂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应监测病人的血药浓度

患者,男,50岁,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医师处方,氨氯地平片10mgpoqd;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poqd;贝那普利片20mgpoq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poqd;辛伐他丁片40mgpoqd。

该患者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可选用的替代药物是( )。

A:华法林片 B:双嘧达莫片 C:氯吡格雷片 D:对乙酰氨基酚片 E:布洛芬胶囊

对阿司匹林描述错误的是:

A: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B:可引起阿司匹林哮喘 C:中毒时应碱化尿液 D:儿童可引起瑞夷综合征 E:中毒时应酸化尿液

关于阿司匹林,正确的是

A:为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 B:阿司匹林哮喘可用B受体激动药缓解 C:小剂量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D:剂量过大可引起头痛、眩晕、耳鸣、视力减退等中毒症状 E:可增强磺胺类药物的作用

临床上,一般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过敏现象不多见,但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却高出一般患者很多。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较正常人对阿司匹林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是

A:患者的生活环境 B:患者的生活习性 C:患者的饮食习惯 D:患者的个体差异 E:用药者的病理状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