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0岁,因“咽下食物不畅3个月,明显加重1周”来诊。内镜检查:食管中下1/3可见食管壁粗糙,僵硬,肿物表面可见糜烂和溃疡,触之易出血。
病理诊断是(提示 术后病理标本大体检查:肿瘤切面食管壁明显增厚,上下呈坡状隆起,表面可见表浅溃疡,灰白,质地较脆。光镜下病理组织学结构如图所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14(+),CK5/6(+),CKpan(+),Vim(-)。) 
A:鳞状细胞癌 B:低分化腺癌 C:黏液表皮样癌 D:未分化癌 E:梭形细胞癌 F:淋巴瘤 G: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
男性,38岁,因吞咽困难,严重消瘦到医院就诊,食管吞钡检查示食管下段呈鸟嘴样改变。
其诊断主要应考虑
A:食管下端癌 B:食管憩室 C:反流性食管炎 D:贲门失弛缓症 E:膈疝
患者女,35岁。因左下后牙对冷热刺激敏感1周前来就诊。检查发现左下第一磨牙面深龋洞,探诊洞底感酸痛,冷测反应一过性敏感,叩痛(-)。牙龈无异常。
作鉴别诊断时,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X检查 B:温度测试 C:探诊 D:咬诊 E:视诊
牙周检查时利用牙周探针来进行牙周探诊。
牙周探诊时,探诊压力应掌握在
A:小于10g B:10~15g C:20~25g D:30g左右 E:30~50g
女,21岁。咬苹果和馒头时牙龈出血半年。检查:下前牙舌侧牙石(++),其他牙牙石(+),牙龈缘色红,龈缘及龈乳头圆钝,探诊后出血较明显,探诊深度3mm,未见牙龈退缩,未探查到附着丧失。
该患者治疗后5年又来就诊,自述治疗后龈出血消失,但近2年来又有牙龈出血,因工作忙一直未就诊。检查发现牙龈暗红色、质地松软,探诊后出血,后牙邻面探诊深度4~5mm,不能肯定是否探到釉质牙骨质界。为明确诊断,最应进行的检查是
A:探查龈下石 B:检查出血指数 C:进行菌斑染色 D:探查根分叉 E:拍摄X线片
某女,41岁。因右下后牙冷热过敏前来就诊。检查发现
面龋,探诊洞底疼痛,但未穿髓,冷测敏感,但刺激去除后敏感立即消失,无叩痛
作鉴别诊断时,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
A:探诊 B:咬诊 C:视诊 D:温度测验 E:X线检查
某男,62岁,5年前胸骨后灼痛并伴有吞咽困难,食管镜活检诊断为Barrett食管,由于未接受正规治疗,近半年来吞咽困难加重,甚至对流食也有困难,有时出现食物反流,再次进行食管镜检查。
首次食管镜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依据是
A:食管黏膜内出现胃黏膜柱状上皮化生 B:病变处为苍白色 C:溃疡长轴与食管纵轴垂直 D:溃疡表浅,未累及肌层 E:食管黏膜萎缩
某男,62岁,5年前胸骨后灼痛并伴有吞咽困难,食管镜活检诊断为Barrett食管,由于未接受正规治疗,近半年来吞咽困难加重,甚至对流食也有困难,有时出现食物反流,再次进行食管镜检查。
第二次食管镜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食管高分化鳞癌 B:食管低分化鳞癌 C:食管腺鳞癌 D:食管腺癌 E:食管未分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