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有溃疡病史10年,因2小时前突然上腹部呈刀割样疼痛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98次/分,血压13.3/10.7kPa(10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正常。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部为甚,肠呜音消失,肝浊音界缩小。
明确诊断该患者为穿孔性病变的主要依据是
A:上腹部痛 B:疼痛突然,呈刀割样持续剧痛 C:腹膜刺激征 D:肠鸣音亢进 E:肠鸣音减弱 F:X线下见膈下游离气体
某男性患者,42岁。有溃疡病史10年,因2小时前突然上腹部呈刀割样疼痛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98次/分,血压13.3/10.7kPa(10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心肺正常。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部为甚,肠呜音消失,肝浊音界缩小。
明确诊断该患者为穿孔性病变的主要依据是
A:上腹部痛 B:疼痛突然,呈刀割样持续剧痛 C:腹膜刺激征 D:肠鸣音亢进 E:肠鸣音减弱 F:X线下见膈下游离气体
某男性患者,73岁,脑梗死病史半年,出现饮水进食呛咳半年。入院前5天起咳嗽,痰呈脓性。体温39℃,稽留热型。X线胸部摄片示左中肺野大片浸润阴影,并见空洞和液平面。曾应用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等,病情不见好转。痰培养多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该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疗程
A:体温下降1周 B:4~6周 C:8~12周 D:12~16周 E:16~20周
某猪场育肥猪发病,体温达40℃以上,皮肤发黄,皮肤指压褪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剖检病变有贫血;全身皮肤、黏膜、脂肪和脏器显著黄染;肝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胆囊肿大,含有浓稠的胶冻样胆汁。从病猪耳静脉采血后进行鲜血压片镜检,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呈菠萝状、锯齿状、星状等不规则形态。
将发病猪肝脏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后镜检可见
A:胞浆内有大量含铁血黄素颗粒沉着 B:胞浆中颗粒呈黑色,大小不一的非结晶性颗粒状结构 C:针形或菱形的结晶 D:肝内小胆管和毛细胆管扩张,充满黄棕色的颗粒 E:胞浆中沉着有蓝色颗粒状或片块结晶
某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呈稽留热,尿色赤黄,皮肤初呈红色,后期呈苍白色,眼睑黄染,口腔呈淡黄色,死后剖检发现血液稀薄,体液及肌肉呈黄色或淡黄色
该猪病可初步诊断为
A:链球菌病 B:猪副伤寒 C:弓形虫病 D:附红细胞体病 E:猪瘟
某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呈稽留热,尿色赤黄,皮肤初呈红色,后期呈苍白色,眼睑黄染,口腔呈淡黄色,死后剖检发现血液稀薄,体液及肌肉呈黄色或淡黄色
引起尿色赤黄,眼睑黄染,体液及肌肉呈黄色或淡黄色的原因是
A:喂食过含黄色素的饲料 B:肝功能障碍 C:胆道阻塞 D:红细胞大量溶血 E:胃肠功能障碍,消化不良
某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呈稽留热,尿色赤黄,皮肤初呈红色,后期呈苍白色,眼睑黄染,口腔呈淡黄色,死后剖检发现血液稀薄,体液及肌肉呈黄色或淡黄色
该猪最终出现败血症,引起的原因是
A:菌血症 B:病毒血症 C:毒血症 D:脓毒血症 E:虫血症
男,59岁,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体温在 39。C.以上,有时高低不一,24小时温差不超过1℃,连续5天不退,脉搏93次/分,呼吸23次/分,查体:口腔黏膜干燥,左颊黏膜有一0.2cm×0.2cm溃疡面,基底潮红。
该患者的体温热型是
A:回归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稽留热 E:不规则热
急性猪瘟临床上体温()
A:体温正常 B:体温稍升高 C:体温42℃以上 D:体温呈稽留热
稽留热就是高热持续几天以上,且体温日差在1°C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