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因素会引起某些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包括药物,放置节育环,手术等。
关于医源性因素引起的误诊,叙述错误的是
A:刮宫或宫,腹腔镜手术造成组织破碎,整体结构改变易引起误判 B:使用GnRHa药物治疗后会产生地图样变性坏死 C:介入治疗引起的子宫肌层坏死灶极易与凝固性肿瘤坏死混淆 D:长期口服避孕药导致内膜不典型增生易与癌混淆 E:药物作用引起的广泛化生性改变需要与肿瘤鉴别
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A:海洋性贫血 B:蛇毒引起的溶血 C:伯氨喹引起的溶血 D:毒蕈引起的溶血 E:不同血型输血后
患者女性,43岁,近日出现尿频,尿道烧灼痛,就医检查,确诊淋球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服用磺胺异噁唑治疗,用药后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出现的严重反应属于
A:药物副作用 B:药物变态反应 C:药物毒性反应 D:药物继发反应 E:药物特异质反应
患者女性,43岁,近日出现尿频,尿道烧灼痛,就医检查,确诊淋球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服用磺胺异噁唑治疗,用药后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上述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A:药物剂量过大 B:药物在体内蓄积 C:患者遗传学异常 D:药物影响酶的活性 E:药物影响免疫功能
老年人应用下列药物可引起何种不良反应
抗心力衰竭药物如地高辛等可引起
A:脱水,低血钾 B:青光眼,甚至致盲 C: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及低血钾症 D:嗜睡,头晕,口干 E:水肿,高血压
以下溶血性贫血病人符合哪一项自体溶血试验结果
男性,10岁。自幼发现面色苍白,时轻时重,父有同样病史。化验:Hb62g/L,网织红细胞0.12(12%),外周血涂片见小球形红细胞占0.30(300%),Coombs试验(-)。
A:自体溶血试验正常 B:自体溶血试验增强,加入葡萄糖明显纠正,加入ATP纠正 C:自体溶血试验增强,加入葡萄糖不能纠正,加入ATP明显纠正 D:自体溶血轻度增强,加入葡萄糖能纠正,加入ATP不能纠正 E:自体溶血轻度增强,加入葡萄糖中度纠正,加入ATP中度纠正
以下溶血性贫血病人符合哪一项自体溶血试验结果
男性,12岁。每次进食蚕豆时,即感头昏,面色发黄,尿色呈红茶样。化验:Hb50g/L,网织红细胞0.25(2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A:自体溶血试验正常 B:自体溶血试验增强,加入葡萄糖明显纠正,加入AT大P纠正 C:白体溶血试验增强,加入葡萄糖不能纠正,加入ATP明显纠正 D:自体溶血轻度增强,加入葡萄糖能纠正,加入ATP不能纠正 E:自体溶血轻度增强,加入葡萄糖中度纠正,加入ATP中度纠正
以下溶血性贫血病人符合哪一项自体溶血试验结果
男性,18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8年。化验:Hb70g/L,网织红细胞0.11(11%),血片中红细胞形态无异常,Coombs试验阴性,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
A:自体溶血试验正常 B:自体溶血试验增强,加入葡萄糖明显纠正,加入AT大P纠正 C:白体溶血试验增强,加入葡萄糖不能纠正,加入ATP明显纠正 D:自体溶血轻度增强,加入葡萄糖能纠正,加入ATP不能纠正 E:自体溶血轻度增强,加入葡萄糖中度纠正,加入ATP中度纠正
女性,50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伴双侧颈部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光过敏和出血表现,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75g/L,MCV 86fl,网织红细胞10%,WBC 7x10
/L,PLT 110x10
/L,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原因首选考虑
A: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瘤 D:G-6-PD缺乏症 E: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51岁,3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伴双侧颈部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无发热、光过敏和出血表现,肝脾肋下未触及,化验Hb 75g/L,MCV 86fl,网织红细胞10%,WBC 7×10
/L,PLT 110×10
/L,尿胆红素(-),尿胆原强阳性,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患者溶血性贫血的原因首选考虑
A: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淋巴瘤 D:G-6-PD缺乏症 E:特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