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叙述错误的是 ( )

A:M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均具免疫毒性作用 B:红疹毒素能致发热和猩红热皮疹 C: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猩红热的主要病原体 D:链球菌均可致猩红热 E:O,S两种溶血素对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有毒性

肺炎链球菌致病力最强的血清型是:

A:第2型 B:第3型 C:第1型 D:第9型 E:第12型

某女性患者,68岁,缺失,余留牙正常,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设计正型卡环,后腭杆连接,支架在制作时应该考虑

复制耐火材料模型之前,工作模型要先在饱和石膏水中浸泡半小时,关于其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减少琼脂的凝固收缩 B:使工作模型吸足水分 C:排出工作模型中的空气 D:减少工作模型与琼脂之间的温差 E:防止石膏在水中的溶解

某男性患者,43岁,缺失,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弯制卡环,舌侧为塑料基托连接的义齿蜡型,采用混装法装入型盒,常规去蜡,充填,磨光。

关于该义齿蜡型装盒易产生倒凹的部位,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近中轴面 B:远中轴面 C:远中轴面 D:近中轴面 E:远中轴面

猪链球菌根据荚膜抗原的差异可分为35个血清型,其中可引起人感染的血清型是

A:1型链球菌 B:2型链球菌 C:7型链球菌 D:9型链球菌 E:1/2型链球菌

引起猪链球菌病最常见的且最为重要的是链球菌血清型是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组的依据是()

A:溶血的轻重程度 B:细胞壁上所含的多糖类C抗原 C:抗原,进一步将乙型B溶血性链球菌分为19个组。 D:链球菌的形态特征 E:链球菌的致病性

关于β型溶血性链球菌,叙述错误的是( )

A:A群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猩红热的主要病原体 B:M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均具免疫毒性作用 C:红疹毒素能致发热和猩红热皮疹 D:链球菌均可致猩红热 E:O、S两种溶血素对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有毒性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组的依据是()

A:溶血的轻重程度 B:细胞壁上所含的多糖类C抗原 C:抗原,进一步将乙型B溶血性链球菌分为19个组。 D:链球菌的形态特征 E:链球菌的致病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