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上腹部闷胀感”来诊。B型超声:胆囊结石,胆囊壁轻度增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送检标本胆囊9 cmx4 cmx4 cm,内见1个结石,充满胆囊。胆囊壁厚0.4 cm,灰白,半透明,质韧,局灶增厚达0.8 cm,质稍硬。黏膜粗糙,上皮基本脱落。

鉴别诊断应考虑(提示 光镜下胆囊壁形态如图所示。)

A:瓷化胆囊伴反应性上皮增生 B:瓷化胆囊伴上皮异型增生(BilIN) C:瓷化胆囊伴胆囊腺癌 D:胆囊腺肌瘤伴反应性上皮增生 E:胆囊腺肌瘤伴上皮异型增生(BilIN) F:低级别囊内乳头状肿瘤

患者男性,56岁,因上腹部胀痛和进行性消瘦3月余入院,诊为原发性肝癌,拟行肝右叶切除术。B超显示腹腔内少量腹腔积液,易控制。无神经症状。目前营养状态差。

提示:术中行右半肝切除,不慎发生肝静脉入下腔静脉处撕裂,5分钟内失血大约1500ml,患者血压迅速降至50/30mmHg,给予肾上腺素100μg,血压无回升,心电图显示窦速,心率150次/分钟,心前区可闻及沸水音。提问:这种情况最可能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是什么?

A:失血性休克 B:气胸,纵隔摆动 C:心脏大血管气体栓塞 D:通过颈内静脉导管抽吸进入心脏的气体 E:立即封闭和修补静脉破损处 F:快速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

患者女,45岁,因“颜面部,上肢肿胀1年,伴有胸闷,头晕,气促等”来诊。查体: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杂音。胸部X线片:上纵隔增宽,边缘清楚,向右边浸润。

CT:胸腺肿物已严重侵犯上腔静脉。此时最妥当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完整切除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免疫治疗 E:上腔静脉重建

 患者男,45岁,因“腰部不适3个月”来诊。既往体健。查体:无异常发现。肾B型超声:单个囊性空腔,3 cmx3 cm,囊壁欠光滑,隐约可见分隔。

目前考虑可能的诊断有(提示 肾CT:增强扫描后囊壁和分隔不均匀强化。)

A:假性囊腔 B:Wilms瘤囊性坏死 C:单纯囊肿并发出血和感染 D:多房囊性肾瘤 E:囊性肾癌 F:肾脓肿 G:获得性肾囊性改变 H: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患者,女性,48岁,既往肝门静脉__症病史,此次因发生急性大出血,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若三腔二囊管压迫无效,应考虑

A:脾肾静脉分流术 B:门腔静脉分流术 C:断流术 D: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E: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

男性,40岁,门静脉__症,急性大出血,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当三腔二囊管压迫无效时,应进行

A:脾肾静脉分流术 B:门腔静脉分流术 C:断流术 D:脾腔静脉分流术 E: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

蔡某,男,58岁。2小时前因呕出鲜红色血液约300ml而急诊入院,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10余年。入院后拟予三腔二囊管止血。

三腔二囊管插管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

A:测量三腔二囊管的长度 B:确定管径与病人鼻腔大小配合 C:确定气囊无漏气 D:教会病人做吞咽配合 E: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消毒处理

蔡某,男,58岁。2小时前因呕出鲜红色血液约300ml而急诊入院,既往有乙肝肝硬化病史10余年。入院后拟予三腔二囊管止血。

关于三腔二囊管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在每条管的末端做好标记 B:插管时应使用液体石蜡润滑气囊与管 C:插管深度约为65cm D:先向胃囊充气 E:嘱病人将口腔分泌物及时咽下

某男性患者,46岁,因“腰部不适3个月”来诊。既往体健。查体:无异常发现。肾B型超声:单个囊性空腔,3 cm×3 cm,囊壁欠光滑,隐约可见分隔。

目前考虑可能的诊断有 ( 提示 肾CT:增强扫描后囊壁和分隔不均匀强化。)

A:假性囊腔 B:Wilms瘤囊性坏死 C:单纯囊肿并发出血和感染 D:多房囊性肾瘤 E:囊性肾癌 F:肾脓肿 G:获得性肾囊性改变 H: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骨髓B.腔上囊C.胸腺D.脾脏E.哈德氏腺

A:骨髓 B:腔上囊 C:胸腺 D:脾脏 E:哈德氏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