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因“发热伴腹痛,腹泻3d”来诊。排粪10余次/d,初为稀粪,后为黏液脓血粪 ,伴里急后重。粪常规:RBC5~10/HP, WBC20~25/HP。
粪培养:志贺菌生长,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 ,头孢曲松钠中度敏感。该患者病情迁延,病程超过2个月,其肠道病理改变的特点是
A:直肠和乙状结肠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B: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水肿和肠壁增厚,肠黏膜溃疡不断形成和修复,导致瘢痕和息肉形成 C:盲肠和升结肠有散在深溃疡,周围有红晕, 肠黏膜大多正常 D: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轻微,仅可见充血水肿 E:病变位于结肠黏膜层,有浅溃疡,隐窝脓肿 ,杯状细胞减少
患者女,19岁,学生,因“腹泻4 d”于5月6 日来诊。4 d前开始腹泻,稀粪,色黄,2 d后出 现阵发性腹绞痛,继而腹泻加重,4~6次/d,伴 发热,恶心,呕吐。查体:T 38.4 ℃,P 120次 /min,R 21次/min,BP 90/60 mmHg;面色潮红 ;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
应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提示 经治疗, 第2天体温降至37.5 ℃,症状减轻。第3天体温 恢复至36.4 ℃,排粪2次,稀粪。粪标本O157抗 原胶体金方法检测阳性。)
A:立即上报疫情 B:粪培养分离大肠埃希菌O157:H7 C:进行隔离治疗 D:小剂量使用敏感抗生素 E:进行O157:H7毒素检测 F:症状缓解可出院随访 G:恢复后做肠镜检查
粪便呈稀薄水样且量多
A:见于嗜盐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血坏死性肠炎 B:为小肠性腹泻 C:菌痢 D:见于沙门菌属或金葡菌性食物中毒 E:阿米巴痢疾
2010年8月中旬,某牛场在潮湿和多沼泽的附近牧场上放牧。几天后发现,部分犊牛精神沉郁,被毛松乱。瘤胃蠕动及反刍停止,肠蠕动增强,排带血水样稀粪便,恶臭。
生前用于检查此病粪便的方法是
A:饱和盐水漂浮法 B:水洗虫卵沉淀法 C:毛蚴孵化法 D:幼虫分离/分离法 E:虫卵计数法
某饲养户的35日龄300只麻花鸡发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下痢,粪便呈草绿色。鸡冠、肉垂颜色变淡,且逐渐变为苍白色。两翅轻瘫。有的鸡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部分病例死亡前出现咯血,死后口角有血迹
如检查剖检死鸡,发现双侧肺脏充满血液,血液稀薄;肾脏周围有大片出血,肝脏明显肿大,胰腺、腺胃黏膜、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肌肉苍白,全身皮下、胸肌、腿肌的表面有大量散在出血斑点,心外膜、肝、肺、肾、胰腺、肠浆膜、肠系膜和附着于肌胃脂肪及腹腔脂肪等处均见有针尖大至粟粒大小的灰白色或红色圆形小结节突出于表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还要做的检查是
A:血液病原检查 B:血红蛋白含量检测 C:粪便病原检查 D:脑组织电镜检查 E:饲料铁、钴含量检测
健康鹅的粪便是()。
A:绿色稀粪 B:棒状,表面有白色物 C:红色粪便 D:白色稀粪
8 月份,某养殖场 2000 只 30 日龄肉鸡,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腹泻,排水样稀 粪,鸡冠苍白,病死率 20%,剖检见皮下,肌肉与脏器出血,肌肉与内脏器官上见针尖至 粟粒大小的白色结节。
确诊该病,首先应应采取的检查方法是
A:粪便虫卵检查 B:取结节压片染色镜检 C:盲肠粘膜刮片镜检 D:鸡胚接种 E:间接血凝实验
8 月份,某养殖场 2000 只 30 日龄肉鸡,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腹泻,排水样稀 粪,鸡冠苍白,病死率 20%,剖检见皮下,肌肉与脏器出血,肌肉与内脏器官上见针尖至 粟粒大小的白色结节。
如剖检还发现鸡的法氏囊充血、水肿、呈紫黑色,则还应采取检查方法 是
A:粪便虫卵检查 B:取结节压片镜检 C:盲肠粘膜刮片镜检 D:鸡胚接种 E:间接血凝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