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6岁,因“右侧腰部疼痛不适,伴间隙性血尿6个月”来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查体:T36.2℃,P76次/min,R18次/min,BP121/75mmHg;身高165cm,体重62.8kg;意识清楚,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水肿,口唇红润;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Hb131g/L,血清清蛋白为37.5g/L。PET:右肾及右肾盂内较大团块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肾盂癌多发性转移。诊断:右肾盂癌多发性转移。遂收入肿瘤科治疗。患者入院第7天11:30突然排出鲜红色血尿约400ml,查P121次/min,R22次/min,BP110/67mmHg;经止血,输血,升压等对症处理,14:30查P133次/min,R28次/min,BP100/52mmHg,即送手术室行膀胱镜检查,并予右肾切除。术后P120~146次/min,BP(80~95)/(52~7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5%左右,于19:00转入ICU。目前患者留置伤口引流管1条,引出鲜红色液,尿尿管引出红色尿液,经口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留置锁骨下静脉三腔管插管,持续胃管负压引流,并予止血,输血补液及使用镇静,镇痛等治疗。入院第8天,ICU护士及实习学生参加本次临床护理教学查房。

关于经口气管内插管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观察监测潮气量与设定潮气量是否相符 B: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每班评估插管外露的长度 C: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按需吸痰 D:保证气道湿化充足,防止气道干燥引起痰液黏稠 E:每班次用气囊测压表测气囊压,避免压力过大产生对气管壁的损害 F: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发绀及心率等情况

 患者男,66岁,因“右侧腰部疼痛不适,伴间隙性血尿6个月”来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查体:T 36.2 ℃,P 76次/min,R 18次/min,BP 121/75 mmHg;身高165 cm,体重62.8 kg;意识清楚,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水肿,口唇红润;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Hb 131 g/L,血清清蛋白为37.5 g/L。PET:右肾及右肾盂内较大团块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肾盂癌多发性转移。诊断:右肾盂癌多发性转移。遂收入肿瘤科治疗。患者入院第7天11:30突然排出鲜红色血尿约400 ml, 查P 121次/min,R 22次/min,BP 110/67 mmHg;经止血,输血,升压等对症处理,14:30查P 133次/min,R 28次/min,BP 100/52 mmHg,即送手术室行膀胱镜检查,并予右肾切除。术后P 120~146次/min,BP (80~95)/(52~70)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5%左右,于19:00转入ICU。目前患者留置伤口引流管1条,引出鲜红色液,尿尿管引出红色尿液,经口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留置锁骨下静脉三腔管插管,持续胃管负压引流,并予止血,输血补液及使用镇静,镇痛等治疗。入院第8天,ICU护士及实习学生参加本次临床护理教学查房。

关于经口气管内插管的护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观察监测潮气量与设定潮气量是否相符 B: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每班评估插管外露的长度 C:选择适当的时机吸痰,按需吸痰 D:保证气道湿化充足,防止气道干燥引起痰液黏稠 E:每班次用气囊测压表测气囊压,避免压力过大产生对气管壁的损害 F: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发绀及心率等情况

动脉血压

A:舒张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B: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收缩压 C: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D:心肌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碰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 E:足够的血量对动脉血压具有缓冲作用

动脉血压是()

A:舒张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B: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收缩压 C: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D:心肌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碰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 E:足够的血量对动脉血压具有缓冲作用

动脉血压

A:舒张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B: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收缩压 C: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D:心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遇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2个基本因素 E:足够的血量对动脉血压具有缓冲作用

动脉血压

A:舒张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B: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收缩压 C: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D:心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遇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2个基本因素 E:足够的血量对动脉血压具有缓冲作用

动脉血压

A:舒张压是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B: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降低到最低值称为收缩压 C:大动脉弹性是形成动脉压的前提 D:心肌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液碰到的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基本因素 E:足够的血量对动脉血压具有缓冲作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