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分为5种,他们感染的人群和所致疾病有所不同。

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可随粪便排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外感染。大肠埃希菌中的致病菌株能引起轻微腹泻至霍乱样严重腹泻,并能引起致死性并发症。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机制不包括

A: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 B:大肠埃希菌的菌毛 C:内毒素 D:大肠埃希菌的Vi抗原 E:肠毒素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终生伴随。可随粪便排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外感染。大肠埃希菌中的致病菌株能引起轻微腹泻至霍乱样严重腹泻,并能引起致死性并发症。

大肠埃希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

A: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 B:产生拓扑异构酶 C:产生了一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D:产生诱导酶 E:产生氨基糖苷修饰酶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分为5种,他们感染的人群和所致疾病有所不同。

引起儿童持续性腹泻的是

A: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C: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D: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E: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

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果冻类食品的大肠菌群必须≤30MPN/100g。

该果冻进行大肠菌群检验,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全部变黄、产气。现在检验粪大肠菌群,将每支乳糖胆盐发酵管分别接种到EC肉汤,培养后均不产气。报告粪大肠菌群的结果为

A:<90MPN/100g B:<33MPN/100g C:<60MPN/100g D:<3MPN/100g E:<30MPN/100g

大肠癌

A: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突破基底膜,但未穿过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 B: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穿过黏膜肌层而到达黏膜下层 C:大肠黏膜异型增生的腺上皮未突破基底膜 D:黏膜固有膜内出现脂肪细胞岛 E:黏膜上皮黏液分泌亢进

大肠()

A:各部均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B:盲肠为大肠的起始部,位于右髂窝 C: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3部 D:直肠的会阴曲凸向后 E:阑尾的末端连于盲肠

关于大肠()

A:结肠和盲肠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B:盲肠位于右髂窝,为大肠的起始部 C:阑尾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D:结肠均为腹膜内位器官 E:直肠骶曲凸向前方

大肠的病理变化,包括

A:大肠热结 B:大肠湿热 C:大肠虚寒 D:大肠液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