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0岁,机关职员,广东籍,现住广州。9月13日下午到某区综合医院急诊。患者自述昨日晚上与朋友5人到市内A餐厅聚餐,吃过凉拌菜,卤水拼盘,鸡,草鱼,海虾,蟹,青菜炒猪肉等。次晨开始出现腹泻后呕吐,泻吐量大,到求诊时腹泻水样便已有10次,期间无腹痛和发热,曾出现小腿痉挛。患者1周内未离开过市区,无饮生水史,素往健康。体查,精神差,皮肤稍干皱,血压70/45mmHg。
提示:区CDC接到医院的霍乱报告后,立即进行疫情调查处理,防止疫情扩散。据查患者患病后未回过单位上班,住处卫生较差,有较多苍蝇活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立即报告上级市CDC,所在区卫生局 B:强制隔离治疗病人 C:对患者同住家人,共同聚餐者和其他接触密切者验便,服预防药物和进行医学观察 D:对上述人员进行霍乱疫苗紧急接种 E:对病家疫点进行处理 F:对患者单位疫点进行消毒处理 G:先到病家内进行消毒,然后对其外围也进行消毒 H:在病人家完成消毒后进行灭蝇工作 I:通过调查确定疫点,对涉疫餐厅的食品,员工进行检索 J:疫点消毒后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近年来全国在原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使其以往环境卫生工作更加全面深入,作为环境卫生工作者更应进一步掌握环境卫生研究内容,掌握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世界环境突出问题。
以下有关环境与健康辩证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人是环境的产物,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其环境 B:环境与人体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C:人类的健康、疾病、寿命都是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D: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表现为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E:剂量-效应关系是指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机体内所产生的有害生物效应而随之增强的相互关系 F: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环境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而随之增加的关系 G:剂量-效应关系指的是环境有害因素暴露量增加,导致患病率增加的规律 H:剂量-反应关系指的是不同环境有害因素的暴露量引起不同的疾病的规律
近年来全国在原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使其以往环境卫生工作更加全面深入,作为环境卫生工作者更应进一步掌握环境卫生研究内容,掌握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世界环境突出问题。
环境有害因素引起的健康危害从弱到强分级为
A: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 B: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生化代谢发生变化,但不引起生理功能改变 C: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发生变化,多为代偿性的,非病理学改变 D:引起生化代谢变化,但生理功能无改变,也无病理学改变 E: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并有病理学改变,但无临床症状表现 F: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 G: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
近年来全国在原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使其以往环境卫生工作更加全面深入,作为环境卫生工作者更应进一步掌握环境卫生研究内容,掌握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世界环境突出问题。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慢性危害表现为
A:非特异性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儿童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引起慢性疾患,低剂量长期作用,如大气污染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水肿 C:持续性蓄积危害,如DDT长期暴露传导致体内长期蓄积,影响下一代健康生长 D: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 E:破坏自然环境 F:影响生态平衡,改变生存环境
近年来全国在原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使其以往环境卫生工作更加全面深入,作为环境卫生工作者更应进一步掌握环境卫生研究内容,掌握环境与健康的辩证关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世界环境突出问题。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
A:危害鉴定是首要步骤,属于定量评价阶段 B:危害鉴定是首要步骤,属于定性评价阶段 C:暴露评价是确定暴露水平(剂量)和暴露人群的特征 D:剂量效应关系的评定是确定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定性评价 E: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是确定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的核心 F: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健康危险度定性定量评定结果
心理健康评估开始于20世纪,其评估内容主要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影响,评估方法多种多样。
CMI是心理健康评估常用量表,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MI全称是康奈尔医学指数,是他评式健康问卷 B:该问卷共18个部分,195个题目 C:该问卷主要涉及躯体症状、家族史、既往史、一般健康和习惯以及精神症状等方面 D:该问卷适用于14岁以上成人 E:问卷可在普通医院或精神病院中轻度精神病患者中使用
某地区欲在短时间内摸清本地区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计划第一步进行人群基础资料和患病资料的收集,第二步进行危险因素的调查,第三步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及形成结论
如果采用的高血压患者都是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可能造成的偏倚是
A:报告偏倚 B: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C:测量偏倚 D:失访偏倚 E:检出症候偏倚
某地区多年来受到SO
和氟化物对大气的严重污染,现对当地居民进行健康状况和生活卫生条件影响的调查。
欲检查SO
对当地人群健康是否造成危害,主要应检查
A:皮肤的刺激和炎症情况 B:测定尿中SO
含量 C:测定血中SO
含量 D:测定头发中SO
含量 E:呼吸道的刺激和炎症情况
2000年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各地区划分为东、中、西和京津沪地区,并按有无结核病控制专项项目分为项目地区和非项目地区,在上述各地区中按1:3125的比例,随机抽取257个调查点,每个点的人数约为1500人。调查发现,我国的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菌阳(痰培养)肺结核患病率分别为367/10万,122/10万和160/10万,且农村高于城市,中西部地区高于东南沿海,非项目地区高于项目地区。
报告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的目的是
A:便于早期发现患者 B:研究结核病的病因学 C:分析结核病的传播机制 D:了解人群中传染性结核病的分布特征 E:比较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
分别汇总健康和患病退休人员,可以()
A:得出健康人员比例 B:患病退休人员比例 C:患每种疾病的人数 D:患病退休人员中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