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一群山羊在3月份突然发病,高热,呼吸困难。口鼻有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先红肿,后破溃。腹泻、血便。病死率75%。剖检见皱胃有糜烂病灶,结肠和直肠结合处有线状出血。
此病最可能是
A:口蹄疫 B:山羊痘 C:羊快疫 D:小反刍兽疫 E:羊肠毒血症
某养羊专业户饲养成年黑山羊,发现整群羊不食,精神不振,其中40余只成年羊,死亡12只,死亡率30%。10只羔羊1月龄内膘情尚好,但在成年羊发病后不久,羔羊急性发病后全部死亡,致死率达100%。临床病羔羊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以突然死亡为特征
如检查发现羔羊尸僵完全,天然孔未见异物。血液稀薄、量少、颜色淡红、不易凝固;有较多腹水,胃肠道内容物很少,真胃黏膜有出血性炎症,真胃及小肠内有大量线虫。该线虫病最有可能是
A:捻转血矛线虫病 B:钩虫病 C:食道口线虫病 D:蛔虫病 E:肺线虫病
某一例以转圈为主要症状的波尔山羊,精神委顿,体温升高到39℃,向左侧作转圈运动,转圈直径已不足7cm,右前肢运步时举步较快,但落地时很小心,针刺皮肤时,左肢反射敏感,右肢反射迟钝。叩诊时左侧颞骨区反应敏感,有疼痛表现,叩诊音调低沉,头部其他区域无异常反应。
根据上述症状,不应考虑的疾病是
A:莫尼茨绦虫 B:羊鼻蝇蛆病 C:脑多头蚴病 D:肉孢子虫病 E:囊尾蚴病
8月中旬,一群绵羊相继发病,体温升高达42℃左右,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镜、口腔黏膜发热,齿龈、齿床、舌及唇边缘出现烂斑,颜色呈青紫色;鼻孔内积脓性黏稠鼻液,干涸后结痂覆盖其表面。有的下痢,有的跛行,蹄冠及趾间皮肤充血、发红。有的怀孕母羊发生流产
该羊群所发疾病最可能是
A:口蹄疫 B:牛瘟 C:布鲁氏菌病 D: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E:蓝舌病
一群山羊,陆续发病。幼龄羊主要呈现精神不振,跛行,四肢强直或共济失调。有的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四肢游泳状划动,有的头颈歪斜或作圆圈运动;有的角弓反张,有的面神经麻痹。成年羊主要出现膝、腕、跗关节发热、肿胀疼痛,跛行或跪地行走,病羊颈浅淋巴结肿大。有的病羊进行性消瘦,咳嗽,呼吸困难,胸部叩诊有浊音,听诊有湿啰音
该群羊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传染性胸膜肺炎 B:山羊病毒性关节炎一脑炎 C:小反刍兽疫 D:羊肠毒血症 E:羊蓝舌病
一群绵羊,陆续发病,体温升高达41~42℃,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在眼周围、唇、鼻、乳房、外阴等少毛或无毛部位先出现红斑,以后出现丘疹和水疱、脓疱、结痂等现象。有的丘疹出血、形成黑色;有的形成溃疡,全身发臭而死
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羊黑疫 B:羊口疮 C:羊痘 D:羊肠毒血症 E:小反刍兽疫
一群山羊,年龄不等,4d内先后发病达63%。临床检查发现:病羊普遍发热,体温高达41℃以上,呈稽留热型;初发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口、鼻腔流黏液脓性分泌物,呼出恶臭气体,口腔黏膜和齿龈充血。发病时间稍长的大量流涎,齿龈、舌、唇内侧、腭、颊部及乳头等处出现坏死性病灶。后期常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病羊严重脱水、消瘦,并常有咳嗽、胸部啰音以及腹式呼吸的表现。死前体温下降
此病最可能诊断是
A: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B:羔羊痢疾 C:羊黑疫 D:小反刍兽疫 E:羊肠毒血症
一群山羊,年龄不等,4d内先后发病达63%。临床检查发现:病羊普遍发热,体温高达41℃以上,呈稽留热型;初发病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鼻镜干燥,口、鼻腔流黏液脓性分泌物,呼出恶臭气体,口腔黏膜和齿龈充血。发病时间稍长的大量流涎,齿龈、舌、唇内侧、腭、颊部及乳头等处出现坏死性病灶。后期常出现带血的水样腹泻,病羊严重脱水、消瘦,并常有咳嗽、胸部啰音以及腹式呼吸的表现。死前体温下降
对本病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立即隔离治疗病羊,封锁疫区 B:立即扑杀病羊和可疑羊,对受威胁羊接种牛瘟弱毒疫苗 C:强心补液,增强机体抵抗力 D:解热镇痛,抗菌消炎 E:抗菌消炎,缓解呼吸困难
某群山羊突然发病,高热达41℃,呼吸困难。口鼻有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先红肿,后破溃。腹泻,拉带血水样稀便。病死率达50%。剖检见皱胃黏膜有糜烂病灶,结肠和直肠结合处有条纹状出血。
对该发病羊群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对症治疗 B:扑杀并销毁 C:抗生素治疗 D:紧急接种疫苗 E:注射高免血清
马胃蝇蛆病的病原体是( )。
A:马胃蝇 B:马胃蝇蛆 C:马胃蝇蛹 D:马胃蝇卵 E:马胃蝇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