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1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提示:有关狂犬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的措施包括
A:狂犬应立即圈养 B:家犬应进行登记与疫苗注射 C:野犬应尽量圈养 D:加强大的管理 E:狂犬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F:野犬应尽量捕杀
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l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提示:有关狂犬病的预防。伤口处理措施是
A: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和搔伤处,反复冲洗至少20min,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 B:如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皮试阴性后可在创伤处做高教免疫血清浸润注射 C:也可酌情应用抗生素 D:也可酌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E:伤口在数日内暂不缝合 F:必须大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l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提示:有关狂犬病的预防。疫苗接种的正确规定是
A: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注射2~3针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或10,20,90天加强 B:凡被狂犬病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应及时注射本疫苗 C:儿童用量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D:严重咬伤者,陈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并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伤口处理己述) E:一般咬伤者于0(第l天,注射当天) 3(第4天,以下类推) 7,14,30天各注射疫苗1安瓿(液体疫苗2ml,冻干疫苗1ml或2ml) F:儿童用量相同
病人男性,34岁,其手部被流浪狗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终导致死亡。
不属于人狂犬病诊断依据的是
A:有与狂犬病人接触史 B:病人出现恐水,怕风,躁动,大量流涎等症状 C:病人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及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D:咬人动物已断定有狂犬病 E:荧光抗体法检查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
男孩,9岁,不幸被家犬咬伤右手,伤口较深,家犬外观无异常。
应告知家长对受伤男孩和家犬进行下列处理,除外
A: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消毒 B:立即击毙家犬 C:捕捉家犬,隔离观察2周 D:给男孩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E:给男孩注射狂犬病疫苗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化学毒物对机体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效应,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局部毒性试验的特殊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须加以注意
皮肤刺激试验最为常用的实验动物选择是
A:大鼠和小鼠 B:家兔和豚鼠 C:大鼠和犬 D:小鼠和猴 E:家兔和小鼠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化学毒物对机体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效应,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局部毒性试验的特殊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须加以注意
皮肤致敏是对一种化学毒物产生的免疫源性变态反应。皮肤致敏试验的实验动物常选择
A:大鼠 B:豚鼠 C:犬 D:猴 E:家兔
局部毒性作用是指化学毒物对机体接触部位产生的毒效应,也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考虑到局部毒性试验的特殊性,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须加以注意
眼刺激性,指眼球表面接触受试物后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眼刺激试验的实验动物常选择
A:大鼠 B:豚鼠 C:犬 D:猴 E:家兔
狂犬病是由()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A:狂犬病病毒 B:犬瘟热病毒
狂犬病是由()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性传染病。
A:LCMV B:狂犬病病毒 C:MHV D:EHF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