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1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提示:有关狂犬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的措施包括

A:狂犬应立即圈养 B:家犬应进行登记与疫苗注射 C:野犬应尽量圈养 D:加强大的管理 E:狂犬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 F:野犬应尽量捕杀

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l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提示:有关狂犬病的预防。伤口处理措施是

A:立即用20%的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和搔伤处,反复冲洗至少20min,再用75%乙醇或2%碘酒涂擦 B:如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手颈等处,皮试阴性后可在创伤处做高教免疫血清浸润注射 C:也可酌情应用抗生素 D:也可酌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E:伤口在数日内暂不缝合 F:必须大剂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人狂犬病多因被感染的犬,猫或野生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死率近乎l00%。本病表现症状典型,独特,基本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提示:有关狂犬病的预防。疫苗接种的正确规定是

A: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注射2~3针加强针,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或10,20,90天加强 B:凡被狂犬病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应及时注射本疫苗 C:儿童用量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D:严重咬伤者,陈按上述方法注射疫苗并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天注射疫苗的同时合用抗狂犬病血清(伤口处理己述) E:一般咬伤者于0(第l天,注射当天) 3(第4天,以下类推) 7,14,30天各注射疫苗1安瓿(液体疫苗2ml,冻干疫苗1ml或2ml) F:儿童用量相同

病人男性,34岁,其手部被流浪狗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终导致死亡。

不属于人狂犬病诊断依据的是

A:有与狂犬病人接触史 B:病人出现恐水,怕风,躁动,大量流涎等症状 C:病人脑脊液检查发现白细胞及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减少 D:咬人动物已断定有狂犬病 E:荧光抗体法检查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

病人男性,34岁,其手部被流浪狗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终导致死亡。

手部被咬破,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消毒后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后,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即可 B:立即注射消炎药物,不处理伤 C: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D: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E: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后包扎

病人男性,34岁,其手部被流浪狗咬伤后没有及时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最终导致死亡。

狂犬病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单间严密隔离 B:被病人唾液沾染的用品均应消毒,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戴乳胶手套 C:须防病人在痉挛发作中抓伤咬伤 D:病室内保持绝对安静,防止音,光,水,风等刺激;作好监护工作 E:病人发病期间应当禁食

关于狂犬病,错误的是()。

A:狂犬病毒有5个血清型 B:狂犬病表现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的脑脊髓炎 C:病毒只有脑脊液能检测到 D:人及所有的温血动物都能感染 E:注射狂犬疫苗属主动免疫

有关狂犬病,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病毒核心是单股DNA,外层是脂蛋白包膜 B:病毒在周围神经细胞内增殖,形成内基小体 C:患者听到水声或受到光、声等刺激可引发挛,故又名“恐水病” D:发病前驱症状为寒战、头痛、伤口痛,继之出现典型的兴奋性增高 E:病毒在室温条件下只能存活3~5天

关于狂犬病,错误的是()

A:狂犬病是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疾病 B:一旦发病,预后极差 C:心力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D:严格隔离患者,预防唾液等污染 E:对狂躁者可用镇静剂,如地西泮或苯巴比妥

狂犬病是

A: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因临床表现以惧怕水为特征,又称“恐水病”;因多为被狗抓咬伤后发病,故我国民间也称“疯犬病”或“疯狗病” B: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损害呼吸系统为主的传染病 C: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畜、宠物、野生动物,基本不会感染人 D:狂犬病病死率为50%以上 E:狂犬病发病后只要经积极治疗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