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位于右季肋区 B:其长轴与肋弓一致 C:是腹膜外位器官 D:下缘有2~3个脾切迹 E:脾的膈面与膈,膈结肠韧带接触

患者男性,35岁。以上腹部不适半年为主诉入院。查体:脾肋下7厘米。

提示:根据检查结果,诊断为门脉__,脾大。拟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需要结扎切断的静脉有

A:脾静脉 B:冠状静脉 C:胃后静脉 D:胃短静脉 E:左膈下静脉 F:肠系膜上静脉

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可引起脾大的疾病有

A:血吸虫病 B:钩虫病 C:慢性疟疾 D:菌痢 E:肝硬化 F:胃溃疡 G:黑热病 H:猩红热 I:脾功亢进 J:甲亢

某男性患者,60岁。乏力,多汗,上腹不适2个月。查体:无贫血外观,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脾大平脐,质硬,双下肢不肿。

引起该患者脾肿大的疾病有

A:疟疾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晚期血吸虫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黑热病 F:肝硬化脾亢

某患者男性,53岁,饮酒20余年,每日6两白酒近3年出现间断腹胀,伴双下肢浮肿,半年来轻微外伤后皮肤出现瘀斑查体面色晦暗,结膜苍白,巩膜黄染,上胸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腹膨隆,胃泡鼓音区缩小,肝脏肋下1cm,质硬,脾大,肋下5cm,质较硬,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散在大片瘀斑

该患者脾大的最可能的病因是

A:慢性右心衰竭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酒精性肝硬化 D:原发性脾大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某男性患者,54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可引起脾大的疾病有

A:血吸虫病 B:钩虫病 C:慢性疟疾 D:菌痢 E:肝硬化 F:胃溃疡 G:黑热病 H:猩红热 I:脾功亢进 J:甲亢

脾()。

A:是腹膜外位器官 B:位于右季肋区 C:其长轴与肋弓一致 D:下缘有2~3个脾切迹 E:脾的膈面与膈、膈结肠韧带接触

脾()

A:位于右季肋区 B:与第9~11肋相对 C:其长轴与肋弓一致 D:下缘有2~3个脾切迹 E:位于右腹外侧区

脾()

A:位于右季肋区 B:长轴与肋弓一致 C:上缘有2一3个脾切迹 D:为腹膜外位器官 E:属于消化系统

脾的功能是

A:心 B:肝 C:脾 D:肾 E: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