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问题上占有重要位置,某地发生一起760人大型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8-24小时,临床症状: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出冷汗.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达38℃。

该中毒属于哪些型别食物中毒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植物性食物中毒 C:动物性食物中毒 D:细菌性食物中毒 E:中毒感染型 F:农药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问题上占有重要位置,某地发生一起760人大型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8-24小时,临床症状: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出冷汗.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达38℃。

最容易引起该类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有哪些

A:肉类食品 B:病死性畜肉 C:蛋类食品 D:水产品 E:小麦 F:玉米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食物中毒发生问题上占有重要位置,某地发生一起760人大型食物中毒,报告潜伏期8-24小时,临床症状: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出冷汗.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达38℃。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热的主要原因是

A:浑身发冷 B:呕吐.腹泻 C:感冒 D:毒素食入 E:头痛.关节痛 F:全身性菌血症

某男性患者,41岁,长期酗酒,近期发现身上有小的出血点,乏力,厌食,伴有中度黄疸,并出现轻度腹水。检验:肝功明显异常,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患者由于食管静脉曲张,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应

A:注意食物色香味,刺激食欲 B:辛辣刺激食品少用或不用 C:避免生、硬、脆的食品 D:将食物剁碎、煮软 E:禁食

某农村养猪户送来3月龄左右病猪2只,外观可见腹部皮肤有紫斑,四肢末端皮肤有黑色结痂。具主述该猪病程有20d左右,消瘦,体温40.0℃左右,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耳、腹部、背部等处皮肤有出血斑块,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死亡后剖检可能出现

A:脾肿大,坚硬如橡皮 B:回盲瓣出现纽扣状溃疡 C:肝肿大 D:肾脏有白色坏死灶 E: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

某小型猪场,部分猪出现极度口渴、黏膜潮红、呕吐、兴奋不安、转圈、肌肉痉挛、全身震颤等症状,这些神经症状周期性发作。此外,病猪呈犬坐姿势,后期四肢瘫痪,昏迷不醒,有的衰竭而死。

抽搐发作时,病猪体温

A:不变 B:轻度降低 C:轻度升高 D:高热不退 E:快速下降

两头病猪,外观可见腹部皮肤有紫斑,四肢末端皮肤有坏死,淋巴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为20d左右,消瘦,体温40℃左右,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病猪死亡后,剖解可能出现

A:脾肿大,坚硬如橡皮 B:回盲瓣出现纽扣状溃疡 C:肝肿大 D:肾脏有白色坏死灶 E: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

某猪场大小猪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病猪表现为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厌食,有的猪跛行明显,表现为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起,不能站立。部分病猪在鼻镜、吻突、乳房、蹄部等处皮肤上出现豌豆至蚕豆大小水疱,水疱内充满浆液性液体,水疱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面,形成烂斑。部分发病仔猪出现死亡,剖检死亡仔猪,发现心包膜有弥散性出血点,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心肌松软似煮肉样。

对该群病猪采取的措施是

A:隔离治疗 B:扑杀 C:接种疫苗 D:抗病毒药物治疗 E:抗生素治疗

7月,南方某500头母猪群,卫生状况较差,近一周内不同胎次母猪在妊娠后期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公猪体温高达41至42℃,随后出现一侧或两侧睾丸肿大,嗜睡等症状,剖检流产胎儿见大脑和小脑发育不全,液化性坏死。

目前我国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

A:乙脑活疫苗 B:接种灭活疫苗 C:注射高免血清 D:隔离治疗病猪 E:猪舍喷雾消毒

2头病猪,外观可见腹部皮肤有紫斑,四肢末端皮肤有坏死,淋巴结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病程为20d左右,消瘦,体温40。C左右,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死亡后剖解可能出现( )

A:脾肿大,坚硬如橡皮 B:回盲辨出现纽扣状溃疡 C:肝肿大 D:肾脏有白色坏死灶 E:膀胱黏膜有小点出血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