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0岁,因“高热10余天”来诊。查体:肝,脾均在肋下1.0 cm,质软,轻度腹痛及腹泻。1周后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

该例应诊断为(提示 患者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端见一穿孔,回肠集合和孤立淋巴滤泡肿胀,坏死,溃疡。)

A:肠淋巴瘤 B:肠血吸虫病 C:肠癌 D:克隆病 E:肠结核病 F:肠伤寒

 患者女,42岁。大体检查:脏层和壁层腹膜散在的多发性斑块和结节,伴有腹腔积液。镜下所见如图所示。

免疫组织化学角蛋白,EMA,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间皮(mesothelin),WT1基因产物,血栓调节蛋白均为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恶性间皮瘤 B: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C:腹膜腺癌转移 D:反应性间皮增生 E:腺瘤样瘤

 患者女,42岁。大体检查:脏层和壁层腹膜散在的多发性斑块和结节,伴有腹腔积液。镜下所见如图所示。

腹膜恶性间皮瘤呈腺管状排列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果是

A:CK(+) B:vimentin(+) C:CEA(-) D:抗间皮细胞抗体(+) E:EMA(+)

 患者女,42岁。大体检查:脏层和壁层腹膜散在的多发性斑块和结节,伴有腹腔积液。镜下所见如图所示。

对鉴别腹膜恶性间皮瘤与腹膜原发性浆液性乳头状癌最有价值的是

A:瘤细胞呈柱状 B:有砂粒体 C:产生黏液 D:电镜下见细胞表面有细长微绒毛 E:S-100(+)

女性,25岁。因低热盗汗,腹痛就诊。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什么情况下并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A: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前 B:严重结核毒性症状 C: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 D:并肠穿孔者 E:诊断未确定者,可试用

女性,25岁。因低热盗汗,腹痛就诊。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A:结核中毒症状 B:便秘或腹泻 C:腹壁柔韧感 D:腹水 E:腹部肿块

女性患者,25岁。因低热,盗汗,腹痛就诊。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的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是

A:结核中毒症状 B:便秘或腹泻 C:腹壁柔韧感 D:腹腔积液 E:腹部肿块

某女性患者,26岁。因低热、盗汗、腹痛就诊。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的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该患者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结核菌素试验 B:结肠镜检查 C:血沉及C反应蛋白 D:腹腔积液常规 E:腹腔镜检查+腹膜活检

某女性患者,26岁。因低热、盗汗、腹痛就诊。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右下腹及脐下触及不易推动的肿块,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是

A:结核中毒症状 B:便秘或腹泻 C:腹壁柔韧感 D:腹腔积液 E:腹部肿块

某男性患者,21岁,因“高热10余天”来诊。查体:肝、脾均在肋下1.0 cm,质软,轻度腹痛及腹泻。1周后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

该例应诊断为 ( 提示 患者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弥漫性腹膜炎,回肠末端见一穿孔,回肠集合和孤立淋巴滤泡肿胀、坏死、溃疡。)

A:肠淋巴瘤 B:肠血吸虫病 C:肠癌 D:克隆病 E:肠结核病 F:肠伤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