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会阴侧切产下一名女婴,对于李女士侧切伤口红肿,护士遵医嘱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照射时间应为
A:3~5分钟 B:5~8分钟 C:10~15分钟 D:20~30分钟 E:35~45分钟
患者李某,女性,32岁,会阴侧切伤口红肿,给予红外线灯照射。
照射时灯距应为
A:5~10cm B:10~20cm C:20~30cm D:30~50cm E:50~70cm
患者,女性,27岁,因分娩需要,会阴部进行侧切。现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给予红外灯局部照射。
在照射过程中,发现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应采取的措施是
A:局部纱布覆盖 B:换用低功率灯头 C:抬高照射距离 D:改用湿热敷 E:立即停用,局部涂凡士林
女性,65岁。车祸致头外伤,伤后一过性意识丧失,持续约5分钟,清醒后头痛,恶心,对受伤经过不能回忆,头部CT检查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40天后,患者逐渐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伴恶心,呕吐,并逐渐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首先应考虑
A:左侧慢性硬膜外血肿 B:右侧慢性硬膜外血肿 C: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D: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 E:左侧迟发性脑内血肿
在相同管电压及照射野下,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在20cm×20cm照射野,体模15cm厚度的散射线比体模5cm厚度时增加了一倍。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但在(80~90)kV以上时,散射线含有率趋向平稳。当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
关于照射野,叙述错误的是
A:照射野大小对照片密度无影响 B:可用遮线器控制 C:照射野大可增加照片灰雾 D:照射野应略大于或等于被检部位 E:照射野边缘应限制在所用胶片大小范围内
头部偏一侧肿瘤的照射方式
A:一前两后斜野 B:一后两前野 C:一前一侧野 D:一后两侧野 E:四野照射
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增高 C: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D: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E:红外线可抑制细菌、病毒活力
进行日光浴进行锻炼时,应注意不宜照射的部分是()
A:背部 B:腹部 C:头部 D:四肢
日光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是一种节能光源,但车床照明不使用日光灯,主要的原因是()。
A:日光灯是管形的,用它照明看不清零件的细节 B:长期在日光灯照射下,工人会感到疲劳 C:日光灯较长,不便于工人操作 D:日光灯发光是不连续的,观看转动的物体时会产生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