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古时称为四气。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不同的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
A:祛风除湿作用 B:芳香化湿作用 C:清热燥湿作用 D:利水渗温作用 E:祛除寒湿作用
患者,男性,35岁,因饱餐和饮酒后6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伴有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自觉口干,出冷汗。查体:T38℃,四肢厥冷,脉搏116次/分,血压75/45mmHg,腹膨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患者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如行腹腔穿刺,可能抽出液体的颜色是
A:无色清亮液体 B:棕褐色液体 C:胆汁样液体 D:脓性液体 E:血性液体
(头痛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的区别)
紧张性头痛
A:眼睛疾病引起眼压升高导致 B:感染性发热,鼻窦炎的前驱症状 C:主观因素引起头颈部肌纤维持续紧张导致 D:范围局限,常无预兆,可由洗脸,刷牙,咀嚼,吞咽诱发 E: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及某些物质暂时性改变所致
某男性患者,49岁,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有肝炎病史。查体:急性面容,脸色苍白,血压90/60mmHg,腹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体温37.5℃。
超声检查诊断肝被膜呈小波浪状,实质回声粗糙,肝静脉扭曲变细,门静脉增宽,肝右后下叶可见大小为4.5cm×4.2cm,边界不清,低回声不均匀,向外生长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外缘被膜不连续,胆囊大小6.1cm×3.2cm,壁厚0.8cm,囊内透声不良,胰腺形态正常,实质回声稍高,腹腔内可见中等量透声不良的积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肝硬化合并肝破裂 B:肝硬化合并消化道穿孔 C:结节性肝硬化合并腹水 D:肝硬化合并肝癌伴腹水 E:肝硬化合并肝癌破裂
某男性患者,39岁,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有饮酒史。查体:急性面容,脸色苍白,血压80/60mmHg,腹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一),体温38.5℃,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
该患超声诊断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其超声影像表现为
A:胰腺弥漫性肿大 B:胰腺实质回声增强 C:胰腺萎缩 D:胰腺后方脾静脉和门静脉多难以显示 E:胰腺轮廓清楚 F:脾大 G:胰腺实质回声减低
某男性患者,39岁,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有饮酒史。查体:急性面容,脸色苍白,血压80/60mmHg,腹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一),体温38.5℃,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
该患经治疗后未见明显减轻,且出现休克。超声检查发现腹胀明显,胰腺显示不清,后腹膜出现透声不良的液性回声,且有腹水和胸水。该患者最有可能转为
A:胰腺结石 B:胰腺癌 C:肺炎 D:腹腔结核 E: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F:急性肾炎
某男性患者,53岁。发热、寒战伴右上腹钝痛2天。既往有糖尿病史。查体:T39.4℃,肝区叩击痛,右上腹肌紧张及触痛。X线胸腹部检查示:肝影增大伴局限性隆起,右膈肌上抬。
F-FDG PET示肝右叶放射性分布局灶性异常浓聚,SUVave4.7,SUVmax7.3。
有关
F-FDG PET临床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炎症病灶摄取
F-FDG的量受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B:
F-FDG炎症显像有助于临床急性炎症的。决速诊断 C:炎症的严重程度与局部
F-FDG的浓聚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D:特异性鉴别肝细菌性脓肿与肝细胞癌 E:应用于临床的炎症谱广
某男性患者性,41岁,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查体:急症面容,脸色苍白,血压80/60mmHg,腹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体温3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
该患者超声诊断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其声像图表现为
A:胰腺弥漫性肿大 B:脾静脉细窄 C:胰腺萎缩 D:胰腺后方的脾静脉及门静脉多难以显示 E:胰腺轮廓清楚 F:脾大 G:胰腺实质回声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