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9岁。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36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医生查体时,让病人仰卧,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医生向内旋其下肢,引起病人右下腹疼痛,提示其阑尾位置

A:位于右上腹部 B:在右下腹麦氏点深面 C:靠近闭孔内肌 D:位于腰大肌前方 E:靠近脐部

男性,42岁,近五月来常感脐周围或右下腹痛,伴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无脓血便,查体右下腹有压痛,且隐约可扪及边缘欠清的肿块,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若患者为克罗恩病其痉挛性腹痛最常见的部位是

A:左下腹 B:左上腹 C:右下腹或脐周 D:右上腹或脐周 E:下腹或脐周

女,18岁,发热,右下腹痛半年,有慢性腹泻史,无脓血便。3年前患浸润型肺结核,已治愈。月经正常。

查体:体温38℃,呼吸24次/分,血压12.0/8.0kPa(90/60mmHg),眼睑结膜苍白,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右下腹可扪及3cmx4cm包块,质中等,边界欠清,轻触痛。肛查发现肛瘘。在病史和查体方面,易联想 到克罗恩病的表现是 ( )

A:肛瘘 B:慢性腹泻 C:睑结膜苍白 D:右下腹痛 E:肺结核病史

患者女,35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在右下腹触及增厚感的原因是

A: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B:增厚的大网膜 C:肠管痉挛所致 D:粘连肠曲 E:局部腹肌紧张所致 F:以上均有可能 G:以上均不正确

某女性患者,23岁,发热,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一天,右下腹麦氏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WBC12.9×10/L。

超声示右下腹可见一有盲端的低回声管状结构,管腔内出现密集点状弱回声,其他可能观察到的征象有

A:阑尾壁少量血流信号 B:阑尾周围炎 C:肠间少量积脓 D:右下腹多发淋巴结肿大 E:阑尾腔内粪石回声 F:右下腹肠管扩张

某女性患者,36岁,反复腹痛、腹胀、发热、盗汗2个多月,查体:T37.4℃,消瘦,贫血貌,腹平坦,有柔韧感,右下腹和脐周有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右下腹有增厚感,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超声显示肠系膜钙化,腹腔内有纤维分隔,包裹性积液。胸片检查未见异常。

患者在右下腹触及增厚感的原因是

A: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B:增厚的大网膜 C:肠管痉挛所致 D:粘连肠曲 E:局部腹肌紧张所致 F:以上均有可能 G:以上均不正确

某男,43岁,近五月来常感脐周围或右下腹痛,伴间歇性腹泻,粪便呈糊状无脓血便,查体右下腹有压痛,且隐约可扪及边缘欠清的肿块,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若患者为克罗恩病其痉挛性腹痛最常见的部位是

A:左下腹 B:左上腹 C:右下腹或脐周 D:右上腹或脐周 E:下腹或脐周

某男,5岁,腹痛50小时伴发热48小时入院。腹痛为持续性,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L,中性粒细胞0.783。

如术中发现右下腹局部有包裹,应注意

A:锐性分离减少损伤 B:用手指钝性分离 C:注意有无粪石,避免遗留腹腔 D:不可分离仅放置引流管 E:仅冲洗腹腔

某男孩,5岁,腹痛50小时伴发热48小时入院。腹痛为持续性,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 /L,中性粒细胞0.783。

如术中发现右下腹局部有包裹,应注意

A:锐性分离减少损伤 B:用手指钝性分离 C:注意有无粪石,避免遗留腹腔 D:不可分离仅放置引流管 E:仅冲洗腹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