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 如果我国法律和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
对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没有相应的规定时, 法院可以( )。
A:适用国际惯例 B:以权威学者的学说为依据 C:驳回起诉 D:适用与案件有关的外国法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 中外合作经
营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 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是( )。
A:单边冲突规范 B:双边冲突规范 C: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D: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在“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法律另
有规定的除外”这条规范中,“范围” 部分是( )。
A:涉外合同 B:涉外合同当事人 C: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D: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国际私法对反致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制度, 始于( )。
A:鲍富莱蒙离婚案 B:贝科克诉杰克逊侵权案 C:福果继承案 D:特鲁弗特继承案
我国北洋军阀政府在 1918 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私法立法
( )。
A:《民法施行法》 B:《中国国际私法》 C:《法律适用条例》 D:《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
既得权说是( )提出来的。
A:巴托鲁斯 B:杜摩兰 C:戴西 D:库克
国际私法主要解决( )
A:区际法律冲突 B:时际法律冲突 C:人际法律冲突 D: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
对外国法人的承认, 我国采取( )。
A:一般认许制 B:特别认许制 C:相互认许制 D:分别认许制
甲国根据与乙国的条约, 规定将其已给予或将来给予第三国公民或法人的优
惠同样给予乙国的自然人或法人。 第三国是( )。
A:给惠国 B:受惠国 C:最惠国 D:普惠国
当事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 其中一个是内国国籍, 这种情况下
国籍的确定方法是( )。
A: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其国籍 B:以当事人住所地国家的国籍为其国籍 C:由法院确定当事人的国籍 D:以内国国籍为其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