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的是()
A:大学生为完成作业将他人已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 B:教师为制作课堂教学的课件将他人已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 C:将中国公民已经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D:将中国公民已经发表的中文作品翻译成韩文,在国内出版发行 E:立法机关将英文版本的国际公约翻译成中文__对《巴黎公约》的译文D法官撰写的判决书
「雨で行きませんでした。」翻译成中文「因为下雨所以没去」。
乙将国外某著名作家甲的名著翻译成中文后交由丙出版单位出版发行,该名著的翻译权是由()享有。
A:乙和丙 B:乙 C:丙 D:甲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使用作品的行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且不向其支付报酬()?
A:某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赵某已经发表的作品 B:某美术馆为保存版本的需要,将其收藏的白某画作进行复制 C:某大学教授张某自行将美国某大学教材全文翻译成中文后低价发行 D:某出版社将中国公民赵某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下列哪些作品,能视为在中国首先发表( )
A:德国人甲的作品《我的一生》,1995年5月20日在德国出版发行,同年6月15日又在中国某出版社出版 B:美国教授乙著有一本《美国知识产权》,在发表之前,授权张某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1995年2月3日,该书在中国出版,同年3月3日,该书在美国出版 C:日本学者丙的小说《晚秋》1996年8月在日本出版,但未在中国出版。1997年6月,中国翻译家王某将其翻译成中文首次在中国出版 D:韩国作家丁的小说在韩国尚未出版,就在中国出版发行
下列哪些作品,能被视为在中国首先发表( )
A:德国人甲的作品《我的一生》,1995年5月20日在德国出版发行,同年6月15日又在中国某出版社出版 B:美国教授乙著有一本《美国知识产权》,在发表之前,授权张某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1995年2月3日,该书在中国出版,同年3月3日,该书在美国出版 C:日本学者丙的小说《晚秋》1996年8月在日本出版,但未在中国出版。1997年6月,中国翻译家王某将其翻译成中文首次在中国出版 D:韩国作家丁的小说在韩国尚未出版,就在中国出版发行
下列哪些作品,能视为在中国首先发表( )
A:德国人甲的作品《我的一生》,1995年5月20日在德国出版发行,同年6月15日又在中国某出版社出版 B:美国教授乙著有一本《美国知识产权》,在发表之前,授权张某将该书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发表。1995年2月3日,该书在中国出版,同年3月3日,该书在美国出版 C:日本学者丙的小说《晚秋》1996年8月在日本出版,但未在中国出版。1997年6月,中国翻译家王某将其翻译成中文首次在中国出版 D:韩国作家丁的小说在韩国尚未出版,就在中国出版发行
翻译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不
经作者许可, 不
支付报酬?
()
A:为学生学习之目 的, 翻译他人作品 B: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翻译成汉语言作品在国内发行 C: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D:将中国作者的汉语语言文字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作品在国内发行 E:将外国人作品译成中文收编到大学语文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