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桓》中“绥万邦,娄丰年”的“绥”意思是()。

A:指安抚、安定 B:指古时登车时手挽的索 C:指古时的旌旗 D:指古时的旒

辛弃疾追忆当年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经历的词是()。

A:《清平乐》(茅檐低小) B:《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C:《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著名爱国词人。他曾闯入敌营,擒拿叛徒,并曾策划北伐大业。他的词也属豪放一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是辛弃疾()中的名句。

1928年__作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之所以会“我自岿然不动”,主要是由于根据地军民()

A:开展了游击战争 B: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 C:消灭了地主武装 D:克服了投降退却危险

(),是在彩色绸帛旌旗上剪镂形象和纹样。

发定时天气报时,恰遇测风仪有故障。可根据炊烟、旌旗、布条展开的方向及人的感觉,按八方位估计风向,按风力等级表估计风力,并记录其相应风速的中数值。()

编(加密)天气报时,恰遇测风仪有故障。可根据炊烟、旌旗、布条展开的方向及人的感觉,按()方位估计风向,按风力等级表估计风力,并记录其相应风速的()值。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首诗出自《梅岭三章》,它抒发了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不屈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请问,该诗作者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

A:罗荣桓 B:徐向前 C:陈毅 D:叶__

下列有关风速的叙述,( )条有错。

A:无风 相当风速为0~0.2m/s,炊烟直上,树叶不动 B:微风 相当风速为3.5~5.4m/s,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招展 C:烈风 相当风速为17.2~20.7m/s,屋瓦吹落,稍有破坏 D:飓风 相当风速为32.6m/s以上,摧毁力极大,陆地极少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陈寿《上诸葛氏集表》

材料二: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楹联,为清人赵藩撰并书。

材料三:
司马懿(宣帝)年表
208年,辟为丞相府文学掾,加入曹氏集团。时年30岁。
220~226年,魏文帝时期,渐受重用。文帝伐吴,以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与曹真等受遗诏辅佐明帝。
227~239年,魏明帝时期,长期在外统兵,官至太尉。抵御诸葛亮北伐,平辽东公孙渊。与大将军曹爽(曹真子)同受遗诏辅佐齐王芳,拜太傅。
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曹爽,独秉大权。
251年,平定淮南王凌__。同年卒。
材料四:
司马师(景帝)年表
251年,以抚军大将军辅政。次年进大将军。
254年,废黜齐王芳,立高贵乡公髦。
255年,平定扬州毋丘俭、文钦__。同年卒。
材料五:
司马昭(文帝)年表
255年,以大将军辅政。
258年,平定扬州诸葛诞__。
260年,杀高贵乡公髦,立元帝奂。
263年,灭蜀。以十郡封晋公,拜相国。
264年,进爵晋王。次年,建天子旌旗,卒,子炎篡魏。
回答问题:
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但后来却多次北伐曹魏,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如何全面评价诸葛亮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