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体重70kg,烧伤后4小时送至医院。右上肢水肿明显,剧烈疼痛,有较大水疱;双下肢(不包括臀部)无水疱,皮肤焦黄色,触之不痛,如皮革样。
该病人的烧伤深度为
A:右上肢浅I20烧伤,双下肢I30烧伤 B:右上肢与双下肢均为深I20烧伤 C:右上肢浅I20烧伤,双下肢深I20烧伤 D:右上肢深I20烧伤,双下肢I30烧伤 E:右上肢I30烧伤,双下肢深I20烧伤
某患者男性,41岁,因室内着火大声呼救,被烧伤头、面、颈、背、臀,部分为深Ⅱ度烧伤,部分为Ⅲ度烧伤。
如果病人睡翻身床,伤后最早翻身时间是
A:清创后 B:休克复苏情况好转后 C:24小时后 D:48小时后 E:72小时后
某男,41岁,因室内着火大声呼救,被烧伤头、面、颈、背、臀,部分为深Ⅱ度烧伤,部分为Ⅲ度烧伤。
如果病人睡翻身床,伤后最早翻身时间是
A:清创后 B:休克复苏情况好转后 C:24小时后 D:48小时后 E:72小时后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中的“横夭”()
A:同义复词 B:特殊副词 C:连绵词 D:名词用作动词 E:偏义复词
在“伤横夭之莫救”中,“伤”之义为()
A:悲伤 B:为……感慨 C:感动 D:为……悲痛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这表示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
A:目的 B:动机 C:原因 D:决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感:() 。 伤:()
为动用法,为……而悲伤。为动用法,为……而悲伤。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 横夭:();古训:()
意外地早死;前代圣王的遗教。此指古代留下的医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感)(横夭)
“桃之夭夭”中的“夭夭”的意思是()。
A:迅速逃走 B:少,好之貌 C:繁盛 D: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