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8岁。持续发热1周伴乏力,厌食入院。体检:体温39.4℃,脉搏92次/min,肝肋下2 cm,脾肋下1cm。化验:WBC 4.0x10 9/L,N 0.62(62%),L 0.35(35%),M 0.03(3%),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经氯霉素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发病第18天解黑便1次,量约50 g。
有关伤寒最严重而较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肠出血 B:肠穿孔 C:中毒性心肌炎 D: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E:伤寒性肝炎
《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的伤寒是
A:并列关系 B:隶属关系 C:名异而实同 D:两者之间无关系
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含《伤寒论》的内容 C: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温病学《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分割的 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为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温热论》提出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是:()。
A:伤寒多有变证 B:伤寒病程较长 C:温病热盛 D:伤寒少有变证 E: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句中“于”与"未有甚于温病者矣中“于”用法相同的是()
A: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 B: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 C:方书始于仲景 D:虽列温病于伤寒之外 E:将见择于圣人矣
句中“于”与“未有甚于温病者矣”中“于”用法相同的是()选项:
A: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 B:天下之病孰有多于温病者乎 C:方书始于仲景 D:虽列温病于伤寒之外 E:将见择于圣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