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在学习了劳动经济基本理论之后发现,很多理论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比如,一般的劳动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上涨会导致劳动力的需求量下降;但是在很多时候,企业并没有在工资上涨的情况下解雇员工。理论上认为,当其他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更高时,员工会从工资水平低的企业跳槽去工资水平更高的企业,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员工明明知道另外一家企业工资水平更高一些,也不会从本单位辞职。此外,小张还发现,在部分城市已婚女性人群当中,劳动力参与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在已经退休的劳动者当中却出现了劳动力参与率上升的趋势。

很多员工不会因为其他企业提供的工资高就从本单位辞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劳动者对工资水平方面的差别不是很敏感 B:劳动力流动是有成本的 C:劳动力流动可能会使劳动者在原单位掌握的部分技能失效 D: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劳动者在原单位积累的部分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遭受损失

假设某股票市场遭遇牛市,熊市,正常市的概率分别为三分之一,有三只股票X,Y,Z,在牛市下,X的收益率为20%,Y的收益率为15%,Z的收益率为25%,在正常市下,X的收益率为10%,Y的收益率为5%,Z的收益率为5%,在熊市下,X的收益率为-5%,Y的收益率为-10%,Z的收益率为-15%。

X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 )。

A:25% B:8.33% C:7.5% D:6.65%

A,B两宗房地产,A房地产收益年限为50年,单价为2000元/m,B房地产收益年限为30年,单价为1800元/m,资本化平均为6%。

上述中收益年限有限年公式的前提假设是( )。

A:净收益每年不变为A B:资本化率不等于零为r C:收益年限为有限年n D:资本化率大于零为r

兴华房地产开发公司承揽开发一普通住宅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3000万元,其现金流量见下表,基准收益率为10%,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

A:大于25% B:小于25%,大于20% C:小于20%,大于基准收益率 D:小于基准收益率

某投资者购买了一商铺用于出租经营,其置业投资和前5年的净租金收益如下表所示。银行贷款年利率为7%,国库券年利率为5%,投资者目标收益率为10%。

假如( ),该投资项目收益率将下降。

A:净租金收益减少 B:第5年与第2年的净租金收益调换 C:置业投资增加 D:通货膨胀率下降

某宗收益年限无限年的房地产,预计未来每年净收益为10万年,报酬率为8.5%。

该宗房地产的收益价格为( )万元。

A:117.6 B:117.8 C:10.9 D:10.8

某宗收益年限无限年的房地产,预计未来每年净收益为10万年,报酬率为8.5%。

收益法一般不适用于( )的估价:

A:学校 B:旅馆 C:公园 D:商店

某外资保险公2003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52亿元,其中:现金0.02亿元,资金运用23.2亿元,应收保费1.5亿元,预付赔款0.8亿元,固定资产20.0亿元。其他资产6.48亿元 资金运用构成包括:银行存款10.4亿元,三年期企业债券3.6亿元。五年期国债4.2亿元,证券投资2.6亿元,房地产投资2.4亿元。2003年各项资金运用总收益1.108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利息0.24亿元,企业债券利息0.16亿元,国债利息0.15亿元,证券投资收益0.07亿元,房地产投资收益0.452亿元,其他投资收益0.036亿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对该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公司2003年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是4.78% B:该公司证券投资的收益率为2.69% C:该公司每百元债券投入能获得6.92元 D:资金运用收益率可用于衡量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

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张某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对一间办公用房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出的估价对象比准价格为10000元/m,收益价格为12000元/m,两个测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两个测算结果均无误,在房屋征收评估和房地产抵押估价两种估价目的下,将上述比准价格和收益价格进行加权平均时,合理的权重取值方式是( )。

A:对房屋征收评估,比准价格权重大于收益价格权重 B:对房屋征收评估,比准价格权重小于收益价格权重 C:对房地产抵押估价,比准价格权重等于收益价格权重 D:对房地产抵押估价,比准价格权重小于收益价格权重

根据分类方式不同,债券种类很多,下列关于各类债券的风险和收益的比较,正确的有()。

A:国债是信用风险最小的债券 B:附息债券的名义收益率是不变的,所以属于固定收益证券,但面临通货膨胀和市场价格的波动,投资附息债券也是存在风险的 C:长期债券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最后工具 D:债券的价格因市场利率变化而涨跌,这称为债券的利率风险 E:投资者在债券到期日前若想收回债券投资,则需要在债券市场贴现,从而可能带来一定损失,这成为流动性风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