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2岁,搬运工,间歇性腰部疼痛2年,腰痛于冬,春季加重,常在休息保暖及服吲哚美辛后缓解,最近1周腰痛加剧,以致不能弯腰,步行困难,体查脊柱无明显畸形,各椎体无压痛,弯腰450时左下肢牵扯性疼痛,腰椎X线片未见异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腰肌纤维炎 B:腰椎间盘突出 C:腰椎结核 D:腰椎肿瘤 E:类风湿
男性,59岁,直肠癌术后复发,脊柱转移,下肢不完全性瘫痪,大便经造瘘口排出,膀胱造瘘排尿,目前疼痛剧烈,对阿片类镇痛剂不能耐受副作用。
蛛网膜下腔阻滞疗法(神经毁损)一般不用于腰骶段的神经毁损。你认为是下列哪一条理由使得该患者成为了蛛网膜下腔阻滞疗法的适应证
A:腹部和腰骶部疼痛 B:晚期恶性肿瘤疼痛 C:脊柱转移 D:疼痛剧烈 E:大小便造瘘和下肢瘫痪
患者女,10岁,腰痛1年,下肢活动正常,排尿,排粪正常。检查结果提示腰5脊椎I前滑脱。
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提示腰5脊椎I前滑脱。)
A:密切随访,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 B:峡部修补融合术 C:椎板切除减压术 D:脊柱融合术 E:脊柱融合,复位,固定
病历摘要: 患者xxx,男性,21岁,不慎从3米高处坠落,双足着地,出现双足跟肿胀疼痛,腰痛不能站立。查体:腰1棘突有压痛和叩击痛,双足足跟部肿胀,触痛(+),双下肢感觉正常,双足伸足母,伸趾正常,双膝关节伸屈正常。 
关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类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截瘫:骶段骶4,骶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 B:脊髓半伤:一侧脊髓损伤,损伤同侧的本体感和运动功能丧失,而对侧的温痛觉丧失,除锐器伤外,多是不完全损伤 C:中央脊髓综合征:几乎只发生于颈脊髓损伤,感觉及运动均为不完全四肢瘫,骶部感觉未受损,运动瘫痪上肢重于下肢,手部最重 D:前脊髓综合征:脊髓前侧大部分受损,仅后索白质保留,其本体感觉保存,温痛触觉及运动功能丧失或障碍 E:脊髓圆锥综合征:第脊髓骶段损伤,此处圆锥与骶神经根共存,圆锥与神经根均损伤时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或丧失,仅圆锥损伤时腰骶神经根支配之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保留但骶区会阴区感觉障碍,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或丧失,肛门反射与球海绵体反射消失 F:马尾综合征:腰2以下为马尾损伤,下肢感觉与运动功能,膀胱与直肠功能部分障碍或完全丧失,双侧可不在同一平面 G:无放射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多见于脊髓损伤,亦见于胸脊髓损伤,儿童多见,X线片上未见脊椎操作,但MRI有的可见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
患者女,10岁,腰痛1年,下肢活动正常,排尿,排粪正常。检查结果提示腰5脊椎I1前滑脱。
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为(提示腰5脊椎I1前滑脱。)
A:密切随访,建议避免重体力劳动 B:峡部修补融合术 C:椎板切除减压术 D:脊柱融合术 E:脊柱融合,复位,固定
某男性患儿,11个月,出生后发现腰骶部肿块,并有逐渐增大,大小10cm×10cm×5cm,局部无破溃,触之较软,基底较宽。患者不能站立,不能爬行。能呼唤“爸爸”“妈妈”。体查:头围正常,前囟平坦,可见搏动,脊柱生理弯曲正常,双下肢肌营养较差,可以抬起屈曲下肢,双足下垂,双侧Babinski征(+)。
有关脊髓脊膜膨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多位于脊柱背侧中线部位,腰骶段常见 B:膨出囊不可能往胸腔、腹腔伸长 C:囊颈通畅较细,椎管内脊髓正常 D:囊内有脊髓及神经根附着 E:脊髓及神经根直接显露于外 F:部分患者包块表面瘢痕样改变 G:透光试验(+) H:囊内见分隔的小房或小囊
某男性患儿,11个月,出生后发现腰骶部肿块,并有逐渐增大,大小10cm×10cm×5cm,局部无破溃,触之较软,基底较宽。患者不能站立,不能爬行。能呼唤“爸爸”“妈妈”。体查:头围正常,前囟平坦,可见搏动,脊柱生理弯曲正常,双下肢肌营养较差,可以抬起屈曲下肢,双足下垂,双侧Babinski征(+)。
该患者检查腰骶椎MRI提示,L3-5椎板缺损,棘突缺如,脊髓末端达L5水平,可见多根神经根突入囊内附着于囊壁,囊内见分隔状,选择手术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A:直接经囊颈作环状切口 B:扩大椎板切除,探查脊髓 C:切断终丝及突入的神经根 D:不能分离神经根者,切断神经根还纳 E:不能分离者,令其自然附着于内壁 F:硬脊膜可以不缝合,关键缝合肌层及皮肤
“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史记·仓公传》)的译文应是()
A:每到傍晚,我腰脊痛,不能浸水,到现在还不能痊愈 B:每到傍晚,我腰脊痛,不能小便,到现在还没有痊愈 C:当天傍晚,我腰脊痛,不能溺水,到现在还没有痊愈 D:当天傍晚,我腰脊痛,不能小便,到现在还没有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