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心小学4天有6名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校方将有关信息报告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指派专人赶赴现场进行了调查。
提示:6名学生检查结果显示,抗HAVIgM均为阳性。本次症疫情确定为甲肝暴发。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校方所提建议中合理的是
A:加强监测,发生新病例立即上报 B: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接种丙种球蛋白 C:全校相关人员立即接种甲肝疫苗 D:患病学生隔离治疗,痊愈后返校上课 E:加强学校的饮食和饮水管理 F:对学校有关场所进行消杀处理 G:全校师生立即接种丙种球蛋白
某中学有学生3000人,如欲调查该校学生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行为的情况
为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A:调查时班主任应在场监督完成调查 B:被调查者应填写真实姓名,以便于联系 C:应使被调查者学会随机抽样技术 D:应将有吸烟行为学生登记,作为是否遵守校纪的依据 E:应采用匿名调查的方法
某中学校医拟对本校500名初中生进行近视现况调查,首先对近视学生进行筛查,并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近视筛查采用远视力检查结合插片检查。
目前我国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哪些观点
A:学生视力低下的检出率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而上升 B:学生中的近视构成比城市超过农村,男生超过女生 C:近视在视力低下中所占的比例,小学生约为50%-60%,中学生为70%-90%,大学生达90%以上 D:重点学校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非重点学校 E:儿童的体质与近视发生的关系不大,但膳食中某些营养素的摄入与近视发生关系密切 F:双生子研究发现,决定近视发生的个体差异中65%受环境因素影响,35%由遗传因素决定
某学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后,出现了阅读速度减慢,但阅读出错的次数无明显变化。
该学生的大脑皮层最可能出现的改变是
A:海马环路障碍 B:内抑制功能障碍 C:兴奋功能障碍 D:三级机能联合区障碍 E:抑制解除
某学生经历了长时间的学习后,出现了阅读速度减慢,但阅读出错的次数无明显变化。
该学生可能出现了
A:显著疲劳 B:疲倦 C:过劳 D:不能确定 E:早期疲劳
某项龋病研究选取两所饮食结构不同的学校研究饮食与龋病的关系,一所是普通学校,学生每天的饮食中都包含甜食,另一所学校则是学生很少有甜食摄入,两年以后观察两所学校学生的龋齿情况。
每天的饮食中都包含甜食的普通学校学生属于
A:暴露组 B:非暴露组 C:病例组 D:实验组 E:对照组
某市卫生监督所对曙光小学进行物质环境检查,该校为学生配备的桌椅为升降式。抽查5年级1班10名学生,结果如下:(单位cm) 
适宜的桌椅高差为学生坐高的
A:1/6 B:1/5 C:1/4 D:1/3 E:1/2
某地调查中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抽查小学生400名,近视患者105名,抽查中学生340名,近视患者60名
欲研究中、小学学生近视患病率有无差异,应选用
A:t检验 B: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 C:两样本率比较的χ
检验 D:配对χ
检验 E:秩和检验
根据新闻媒体报道,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以下三种现象:第一,一部分家庭较好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花费较高,而另一不明家庭较差的大学生非常节俭。有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很一般甚至很差。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了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作;而有些很优秀的大学生在刚毕业时工资水平却不高。第二,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很多企业开始降薪甚至裁员,一下在职人员选择回到学校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第三,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学位读研究生的学生比例有所上升。
一些成绩较差但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反而能通过关系找到工资更高的工作,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大学生毕业比工资较低的其他同学上大学的总收益高 B:这些大学生毕业后获得较高的工资与他们是否上大学无关 C:上大学的成绩好坏与未来可以获得的工资性报酬直接没有关系 D:上大学的总收益并不仅仅取决于刚开始工作时的工资水平
(一)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个实验:给学生一份问卷,问卷中有几个关于道德问题的判断,要求学生对这些判断表示赞成或反对。问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公认的准则做出回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把这些关于道德的判断列入一张更长的项目单之中,而在学生回答之前给予暗示,说明其他人都赞成错误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极少数人接受暗示、屈从压力而改变其原来的主意,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改变主意。
参加实验的学生最可能形成的团队类型是()。
A:指挥团体 B:利益团体 C:任务团体 D:联谊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