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课堂上,一位教授指出,劳动力供给涉及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供给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国的经济发展既取决于劳动力数量,也取决于劳动力质量。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质量未能实现较快的提高。此外,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可以从就业中反映出来,教授指出,对中国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的近期动向有以下两个:一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已经开始将原来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加工的很多产品收回到本国生产。二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资本设备的价格在不断下降。最后,教授还强调,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会对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

教授提到的两个动向会对中国劳动者的就业产生影响,关于这种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如果发达国家同类劳动者的工资率水平不变,而中国劳动者的工资率上涨,则很可能会出现前者对后者的替代,从而不利于中国劳动者的就业 B:其他条件不变,资本价格下降的规模效应会导致中国劳动者的就业减少 C:其他条件不变,资本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会导致中国劳动者的就业减少 D:在长期中,其他条件不变,中国劳动者工资率上升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会导致其就业减少

某大学课堂上,一位教授指出,劳动力供给涉及劳动力供给数量和劳动力供给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国的经济发展既取决于劳动力数量,也取决于劳动力质量。目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质量未能实现较快的提高。此外,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可以从就业中反映出来,教授指出,对中国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的近期动向有以下两个:一是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已经开始将原来委托中国企业生产加工的很多产品收回到本国生产。二是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资本设备的价格在不断下降。最后,教授还强调,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会对劳动力的就业产生影响。

有利于中国劳动者就业的情况是( )。

A: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力需求弹性比较小 B:发达国家劳动者对中国劳动者的替代难度比较高 C:中国劳动者生产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 D:能够替代中国劳动者的其他生产要素(资本和发达国家劳动者等)的供给弹性比较小

在中国文坛从晚清开始到五四,小说实现了()的移动。

A:从边缘向中心 B:从中心向边缘 C:从中心向中心 D:从边缘向更边缘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晚清设立的中国银行有()。

A: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7) B:国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1905.8),1908年改名为大清银行 C:交通银行(1908)。 D:地方银行天津官银号、福建官钱局、浙江官银号,后陆续改称银行 E:商业银行上海信成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上海)等

晚清中国证券市场包括()。

A:1869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司 B:1891年上海股份公所成立,以买卖外商在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 C: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是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而出现的。 D:1882年9月,经营华商证券买卖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 E:1895年后随着中国近代化高潮的出现,华商证券交易渐有起色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

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是从()开始的。

A:春秋战国 B:晚清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来往

地面开始下雨表示雷暴已进入什么阶段()。

A:成熟阶段 B:开始有砧状云顶出现 C:云体增长速度达到最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