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客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人具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潜能,能够进行自我指导,发生积极的改变,治疗者的作用是创造一种良好的,特殊的治疗关系。
关于罗杰斯的人性观,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A:心理困扰的根源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所致 B:“有机体评价过程”是指把父母的价值观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自我概念的过程 C:自我实现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发展动因 D:对人性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E:价值条件的结果是对自己真实感受的歪曲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质准确测量的程度。以下关于效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测量学中,效度的定义是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与实测值变异之比 B: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三种 C:内容效度具有可靠的数量指标,因而各测验间的相互比较容易 D:构想效度是指测验对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测量程度 E:效标效度是指测验分数与效标的关系,因此又称实证效度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
在分数解释的过程中,往往要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常模参照分数就是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所组成的有关团体做比较,根据一个人在该团体的相对位置来解释报告他的成绩。那么,以下关于常模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有
A:常模团体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B:在编制常模时,必须清楚说明所要测量群体的性质与特征,如年龄、性别等 C:样本大小要适当,而取样过程不必详细描述 D:注意常模的时间性 E: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相结合
在完成测验之后,需要将测验分数报告给当事人,使其了解自己的情况,所以结果的解释尤其重要,即如何使分数具有意义,并且如何将有意义的信息传达给当事人。
为了使原始分数有意义,必须把它们转化成具有一定的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那么这种通过统计方法把原始分数转化为量表上的分数称为
A:标准分数 B:百分等级 C:参照分数 D:导出分数 E:原始分数
冷战结束以后,民族问题重新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说:“随着经济的跨国化,特别是金融市场以及工业生产的跨国化,民族国家的政府今天越来越发现,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自己不得不忍受诸如失业率持续上涨,少数群体不断被边缘化这样的后果。”哈贝马斯的观点说明了()
A: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竞争不断增强 B: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解民族争端 C: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D:跨国公司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强大
中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外交具有的特点?
中世纪欧洲的民族国家外交具有的特点?
国学是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形成的思想。这个思想不是固定的,而是生长着的。研究它,不是为了博古炫耀,也不仅仅是为了存亡继绝,而是为了我们能以自己的思想自立于天地之间。国学是学术,是思想,与汉服、祭拜、造假古董之类的“热”没有关系。国学不是既成的答案,而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拘牵、颟顸、自封、自隘是它的大敌,包容与开放才是它的品格。
根据史学家的[ ],近代意义的“国学”一词,出现于上世纪初。其出现的背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即救亡图存。当时的人们一方面普遍承认西方学术的优越;另一方面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学术的压倒性影响产生认同焦虑,担心人们对传统学术思想的迅速遗忘与放弃将导致国家与民族的灭亡。最初提倡过国学者强烈意识到文化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根本关系,提倡国学,非仅为学,乃为国也。
文化认同并不是刻意突出自己的文化特性,而是在自己身历现代性危机之后,思考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要向何处去。正因为未来没有预定的方向,我们才迫不得已从自己的过去中寻找给自己未来定位的坐标。毕竟路要自己走,认同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坐标,找方向,找立足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学作为传统思想的结晶,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必然的。
今天的人们喜欢谈“普世价值”。按照我们古人的看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似乎应该承认“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就不可能某一个文化垄断了它的发明专利。各个文化传统应该都对普世价值有所贡献,中国的国学也不例外。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把提供了这样普世价值的国学,看作是纯粹过去的东西和地方性的东西。国学完全有理由主张它的普适性和永久性。
今天提倡国学和研究国学,绝不是什么文化保守主义,因为它并不是要回到不可能回到的过去,也不是像文化投机商收集文物那样把传统智慧作为古董加以炫耀和奇货可居。它也不是像一百年前一样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而是一种文化天下主义:中国人要承担自己地球和人类的责任。国学能否在现代世界起到它独特的作用,中国人能否在当前全球危机的情况下给人类贡献自己的智慧,取决于国学能否浴火重生。因此,今天的国学绝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要开新。
下列关于“国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国学是一种思想体系,是由一个民族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究,融贯各种知识逐渐形成的 B:国学属于学术范畴,它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不是某种文化复古热潮 C:国学是不断生长发展的,是通往现代中国思想的途径,反对传统与保守,提倡包容与开放 D:国学具有丰富的特性。因其成因,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因其发展,具有普适性和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