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技术改造项目有三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和经营费用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技术改造方案的核心是( )。
A:技术改造的成本测算 B:技术改造的成功率 C:技术改造的技术选择问题 D:技术改造的收益性
某苯胺生产企业对技术改造问题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目前企业投产的两条生产线,每年生产苯胺合计25吨,但随着设备的老化和技术的落后,每年的成本逐渐增加,产品品质也有所下滑。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耗资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时,拆除旧设备将会损失200万元,而这些旧设备的残值为50万元。技术改造完成后,每吨苯胺的成本将由原来的450元降低至425元,假设苯胺行业的标准投资效益系数为0.3。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计算技术改造方案时,不仅以追加投资为代价,而且要以( )为代价。
A:旧的生产能力的消失 B:新技术的适应成本 C:设备改造费用 D:技术改造的时间成本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