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8岁,因阵发性头晕,视物模糊,血压升高入院,CT示左侧肾上腺肿物。

正确的诊断是 ( )

A: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B: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 C:肾上腺皮质腺瘤 D:肾上腺皮质癌 E:肾上腺转移癌

患者男性,58岁,因阵发性头晕,视物模糊,血压升高入院,CT示左侧肾上腺肿物。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正确的是 ( )

A:肿瘤侵入血管为恶性 B:肿瘤细胞出现异型,怪异核为恶性 C:肿瘤侵破包膜为恶性 D:瘤组织侵入肾上腺脂肪组织为恶性 E:有恶性高血压表现者为恶性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及鉴定是放射免疫分析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该过程主要包括125I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纯化,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鉴定等。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鉴定内容主要包括

A:比放射性,标记物的亲合力和免疫活性 B:标记物的亲合力,放射化学纯度和免疫活性 C:放射化学纯度,比放射性和免疫活性 D:免疫活性,标记物的特异性和标记物的亲合力 E:标记物的特异性,比放射性和免疫活性

男性,47岁。阵发性上腹痛并反复恶心呕吐5天,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呕吐后腹痛减轻。

该病人查体:消瘦,上腹部可见胃型,能闻及腹部震水音。可能的诊断是

A:胃癌 B:急性胰腺炎 C:胆石症 D:瘢痕性幽门梗阻 E:痉挛水肿性幽门梗阻 F:胰头癌 G:急性阑尾炎 H:十二指肠淤滞症 I:食物中毒

男性,47岁。阵发性上腹痛并反复恶心呕吐5天,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呕吐后腹痛减轻。

该病人X线钡剂检查,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其血生化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E:高渗性脱水 F:低血钾 G:高血钾 H:高氯血症 I:低氯血症

患者男性,52岁。因中,上腹疼痛,加重伴消化道出血入院。入院前经常有上腹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病史,每年秋季上腹痛次数明显增加,腹痛时服用抗酸剂可以暂时缓解。病人同时伴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172/98mmHg。体检:T:37.2℃,P:102次/分,R:26次/分。Hb:92g/L,WBC:12.3x10/L,无肝病及手术,外伤史,亦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胃肠道肿瘤史。

提示: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毕氏I2式,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出血停止。三天后开始进流质饮食,出现上腹膨胀和溢出性呕吐,呕吐物为所进流质及胆汁和胃液,放置胃肠减压管吸出大量液体而症状消失,但停止减压后症状又反复出现。查全腹无肌紧张。 上述情况的出现应考虑是术后哪些并发症

A:复发性溃疡 B:吻合口狭窄 C:胃肠吻合口排空障碍 D:胆汁返流性胃炎 E:十二指肠残端瘘 F:倾倒综合征 G:空肠输出袢梗阻 H:空肠输入袢梗阻 I:腹腔内多发脓肿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该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提示手术将肿物及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经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

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 D:单纯乳房切除术 E:保乳术 F:肿物摘除术

某女性患者,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 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该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提示 手术将肿物及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经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

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单纯乳房切除术 E:保乳术 F:肿物摘除术

某女性患者,48岁,因“发现右乳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右乳上象限6 cm×7 cm肿物, 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右侧腋窝多枚淋巴结,质硬,融合固定。双乳钼靶X线片:右乳上象限4.0 cm×4.5 cm肿物,恶性倾向。右乳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ER(-),PR(+),HER-2(+)。胸部X线片、腹部B型超声和骨扫描未见转移。

需要放射治疗补量的部位和方式为( 提示 乳腺切线野和锁骨上腋顶单前野放射治疗DT 50 Gy/25次/5周。)

A:无须补量 B:腋后野补量 C:锁骨上缩野补量 D:腋顶单前野补量 E:乳腺原发灶瘤床电子线补量 F:乳腺原发灶瘤床组织间插植补量

某男性患者,26岁,双眼红、痛伴分泌物增多3天就诊。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异物感,刺痛伴大量水样分泌物,1天后右眼出现相同症状。体征:视力1.2(双眼),结膜充血(+++),近穹隆部明显,睑裂区结膜下见小片状出血,睑结膜乳头增生(+)、滤泡(++),上睑结膜表面见膜性渗出物,剥离后创面少许渗血。角膜透明,荧光素染色下可见散在点状上皮脱失。眼部起病前2天有咽喉肿痛史,耳前淋巴结中度肿大。

患者局部治疗后眼部刺激症状减轻,水样分泌物减少,起病后10天左右,突然眼部刺痛症状加剧,伴视力下降,结膜充血程度较前有改善,双眼角膜上出现灶性分布圆点状浸润,直径2~3mm,荧光素染色阳性,病灶之间隔有透明角膜。此时应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何种调整

A:加用环孢素滴眼液 B:全身联合使用抗生素 C:全身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 D:加用抗真菌眼药水 E:加用激素眼药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