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根据相关系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相关系数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关系数具有对称性 B:相关系数数值大小与变量的原点和尺度有关 C:相关系数可以描述非线性关系 D:相关系数意味着两个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关系数可以准确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度,根据相关系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若相关系数为零,则意味着( )。
A:两个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两个变量完全正相关 C:两个变量完全负相关 D: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患者女, 37 岁,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波尼松20 mg/d,治疗4年后,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的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接近正常,逐渐停用波尼松。停药后患者定期复查,近期复查结果:AST 187 U/L,ALT 205 U/L,ANA 1∶160。
可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 经过相关检查,目前考虑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原因为AIH复发。)
A:单用波尼松 B:波尼松联合硫唑嘌呤 C:环孢素A D:熊去氧胆酸 E:他克莫司 F:布地奈德
患者女,37岁,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波尼松20mg/d,治疗4年后,无肝病相关的临床症状,反映肝脏炎症活动的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接近正常,逐渐停用波尼松。停药后患者定期复查,近期复查结果:AST187U/L,ALT205U/L,ANA1∶160。
可采用的治疗方案是(提示: 经过相关检查,目前考虑氨基转移酶升高的原因为AIH复发。)
A:单用波尼松 B:波尼松联合硫唑嘌呤 C:环孢素A D:熊去氧胆酸 E:他克莫司 F:布地奈德
70年代温州市出现一种原因不明脑炎。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服驱虫药者患病居首位,单因素分析病前服驱虫药为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暴露于驱虫药发生脑炎的危险性增加20倍,被筛选为首要危险因素。队列研究,服用驱虫药发生脑炎,对照组未发生。驱虫药和病例曲线正相关。
致病因子与脑炎发生相关强度:
A:不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简相关 E:偏相关
药物作用靶点取决于致病相关基因。例如一疾病的致病相关基因是X1,X2和X3,某治疗药物系针对致病基因X3为靶点,且为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经过A→B→C途径代谢成活性形式,作用于靶点X3。不同患者用药效果截然不同。
给予致病基因为X3,但有变异的患者用药,结果是
A:致病基因不同,无效 B:针对作用靶点,效果良好 C:无此药的作用靶点,无效 D:不能代谢为活性形式,无效 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剂量要调整
药物作用靶点取决于致病相关基因。例如一疾病的致病相关基因是X1,X2和X3,某治疗药物系针对致病基因X3为靶点,且为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经过A→B→C途径代谢成活性形式,作用于靶点X3。不同患者用药效果截然不同。
给予致病基因为X3,且药酶基因A,B,C均无突变的患者,结果是
A:非致病基因,无效 B:正中作用靶点,效果良好 C:无效,非此药作用靶点 D:无效,缘于体内不能代谢 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
(一疾病的致病相关基因是X1,X2和X3,某一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经过K→L→M途径代谢成活性形式,作用于致病基因靶点X3。不同患者用药效果有异)
致病基因为X3,且药酶基因A,B,C均无突变的患者
A:使用无效 B:剂量要减少 C:剂量要酌增加 D:效果很理想 E:呈现中毒反应
一外伤病人,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和头晕。检查:鼓膜正常,无自发眼震。音叉检查不配合。纯音测听:右耳全聋。右耳ABR阈值:25dBnHL;40Hz相关电位阈值:30dBnHL。
上述病例诊治时,若患者提出进行颞骨CT扫描,医生的忠告是
A:目前无必要 B:极力推荐 C:同意 D:建议行增强扫描 E:建议行冠状位扫描
技工用微型电机的微型电机部分可分为有铁芯,无铁芯和无碳刷三种,有铁芯和无铁芯的结构基本相同,他们与无碳刷的结构相差很大
同有碳刷式微电机相比,对无碳刷式微电机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无火花 B:无火花,易发热 C:无火花,转子惯性大 D:无火花,电机效率高 E:无火花,电磁干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