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在确定业务约定条款和处理业务类型变更时,A 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如果管理层或治理层在拟议的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对审计工作范围施加限制,并且这种限制将导致A注册会计师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A 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 )。

A:在实施审计程序后,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B:在实施审计程序后,针对可审计部分出具审计报告 C:告知管理层,不能将该项业务作为审计业务予以承接 D:与管理层协商,将该项业务变更为简要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在确定业务约定条款和处理业务类型变更时,A 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在完成审计业务前,如果将审计业务变更为保证程度较低的鉴证业务,A注册会计师认为合理的理由是( )。

A: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完整和令人满意的信息 B: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甲公司提出大幅度削减审计费用 D:甲公司对原来要求的审计业务的性质存在误解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在确定业务约定条款和处理业务类型变更时,A 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如果认为将审计业务变更为审阅业务具有合理理由,并且截至变更日已执行的审计工作与变更后的审阅业务相关,在出具审阅报告时,A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是( )。

A: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中已执业行工作 B:在审阅报告中提及原审计业务 C:在审阅报告中说明业务变更的合理理由 D:在审阅报告中不提及原审计业务的任何情况

H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销售产品为其主营业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该公司2012年5月31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借方余额为16万元,该借方余额均可用下月的销项税额抵扣。6月份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 (1)购买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240万元,增值税额为40.8万元,公司已开出商业承兑汇票,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 (2)建造仓库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0万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额为20.4万元。 (3)销售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为80万元(不含增值税额),实际成本为64万元,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购货方,货款已收到。该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4)用原材料对外进行长期投资,双方协议按成本作价。该批原材料的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164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额为27.88万元。 (5)将自产产品一批作为福利发放给管理部门职工。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56万元,市场不含税售价为60万元。 (6)因管理不善丢失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40万元,增值税额为6.8万元(无需作批准后的处理)。 (7)用银行存款交纳本月增值税1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3)题。

针对业务(1)~(3),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业务(1),商业承兑汇票通过应付票据核算 B:业务(2),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C:业务(2),在建工程为140.4万元 D:业务(3),确认主营业务收入64万元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25%。商品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额;商品销售成本按发生的经济业务逐笔结转。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资产销售(出售)均为正常的商品交易,采用公允的交易价格结算。除特别指明外,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2012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如下: (1)12月1日,向A公司销售应税消费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为500万元,消费税税率为10%。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款项尚未收取。为及时收回货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 (2)12月5日,收到B公司来函,要求对当年11月10日所购商品在销售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甲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已确认销售收入100万元,但款项尚未收取)。经核查,该批商品存在外观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了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B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3)12月13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货款,并存入银行。 (4)12月14日,与C公司签订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合同。该非专利技术账面原值为36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未发生减值。合同规定,C公司有偿使用甲公司的该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期为3年,一次性支付使用费150万元;甲公司在合同签订日提供该非专利技术资料,不提供后续服务。与该项交易有关的手续已办妥,从C公司收取的使用费已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5)12月15日,与D公司签订一项为其安装设备的合同。合同规定,该设备安装期限为4个月,合同总价款为200万元。合同签订日预收价款50万元,至12月31日,已实际发生安装费用20万元(均为安装人员工资,尚未支付),预计还将发生安装费用80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安装劳务的完工程度。假定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不考虑相关税费。 (6)12月22日,销售材料一批,价款为60万元,该材料发出成本为5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7)12月24日,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转让收入120万元,价款已存入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85万元(其中,成本明细为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为15万元)。 (8)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的股权(属于居民企业之间的投资),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将该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 (9)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万元,坏账准备4万元。 (10)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0,根据税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因未实际发生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居民企业之间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免税,应纳税调减。除此之外企业并未发生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本期的所得税已经上缴。 (11)除上述经济业务外,登记本月发生的其他经济业务形成的有关账户发生额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5)题。

针对业务(1)~(4),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业务(1),应交消费税额应计入应收账款 B:业务(2),销售折让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C:业务(3),A公司得到现金折扣10万元 D:业务(4),转让使用权,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25%。商品销售价格中均不含增值税额;商品销售成本按发生的经济业务逐笔结转。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均为主营业务。资产销售(出售)均为正常的商品交易,采用公允的交易价格结算。除特别指明外,所售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2012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及相关资料如下: (1)12月1日,向A公司销售应税消费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销售价格为500万元,消费税税率为10%。提货单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已交A公司,款项尚未收取。为及时收回货款,给予A公司的现金折扣条件如下: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50万元。 (2)12月5日,收到B公司来函,要求对当年11月10日所购商品在销售价格上给予10%的折让(甲公司在该批商品售出时,已确认销售收入100万元,但款项尚未收取)。经核查,该批商品存在外观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了B公司提出的折让要求。当日,收到B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3)12月13日,收到A公司支付的货款,并存入银行。 (4)12月14日,与C公司签订一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权转让合同。该非专利技术账面原值为3600万元,摊销年限为10年,未发生减值。合同规定,C公司有偿使用甲公司的该项非专利技术,使用期为3年,一次性支付使用费150万元;甲公司在合同签订日提供该非专利技术资料,不提供后续服务。与该项交易有关的手续已办妥,从C公司收取的使用费已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 (5)12月15日,与D公司签订一项为其安装设备的合同。合同规定,该设备安装期限为4个月,合同总价款为200万元。合同签订日预收价款50万元,至12月31日,已实际发生安装费用20万元(均为安装人员工资,尚未支付),预计还将发生安装费用80万元。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安装劳务的完工程度。假定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不考虑相关税费。 (6)12月22日,销售材料一批,价款为60万元,该材料发出成本为5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7)12月24日,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转让收入120万元,价款已存入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85万元(其中,成本明细为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为15万元)。 (8)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的股权(属于居民企业之间的投资),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将该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00万元。 (9)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万元,坏账准备4万元。 (10)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为0,根据税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因未实际发生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应纳税调整增加;居民企业之间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免税,应纳税调减。除此之外企业并未发生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企业本期的所得税已经上缴。 (11)除上述经济业务外,登记本月发生的其他经济业务形成的有关账户发生额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5)题。

针对业务(6)~(9),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业务(6),销售材料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B:业务(7),转让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5万元 C:业务(8),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 D:业务(9),资产减值损失为10万元

业务集中处理是指遵照“集约运营,服务共享”的理念,构建集()功能于一体的全行共享服务中心,依托统一业务处理平台,实施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处理的业务运营模式。

A:交易处理 B:账务核算 C:业务管理 D:客户服务 E:风险管理

工商银行目前实施的业务集中处理工作是通过建立在各一级(直属)分行的业务处理中心,依托全行统一的业务集中处理平台,对分散在网点柜面的()进行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处理

A:对公业务 B:个人业务 C:对公非现金 D:个人非实时业务

在深化前后台业务分离,提增集约化运营能力中,要()

A:积极推进对私业务前后台分离 B:进一步扩大对公业务分离范围 C:加快推进一、二级分行后台集约化建设 D:统一规范柜面操作流程 E:加强柜面风险防控

业务集中处理旨在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一网点为基础的分散式业务运营布局,提高业务处理的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构建“网点统一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运营格局,实现().

A:业务集约运营 B:风险集中控制 C:网点功能转型 D:业务布局优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