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年初预期目标M
同比增长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7%,余额较年初增2.6万亿,GDP增长8%左右,CPI控制在3%以内。年中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升息,管紧信贷等多种措施,年末实现的目标为:M
的余额,25.3万亿,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万亿,同比增长14.4%。余额较年初增长2.41万亿;GDP达到13.7万亿,同比增长9.5%,CPI上涨3.9%。
在实现的目标中,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出现( )。
A:高度相关性 B:异常变化 C:一定程度的背离 D: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化
2004年初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年初预期目标M
同比增长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7%,余额较年初增2.6万亿,GDP增长8%左右,CPI控制在3%以内。年中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升息,管紧信贷等多种措施,年末实现的目标为:M
的余额,25.3万亿,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万亿,同比增长14.4%。余额较年初增长2.41万亿;GDP达到13.7万亿,同比增长9.5%,CPI上涨3.9%。
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出现的这种变化说明,M
同最终目标的( )。
A:相关性出了问题 B:可控性不强 C:可测性有问题 D:抗干扰性不强
衡量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指标是()。
A:货币增长率 B:经济增长率 C:商品供应率 D: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各项经济指标包括()。
A:信号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发出明显的警戒信号 B:先行性指标,这类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示性的信息 C:滞后性指标,这类指标的变化一般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变化 D:同步性指标,这类指标的变化基本上与总体经济活动的转变同步
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是()分析。
A:货币类经济指标 B:宏观经济指标 C:微观经济指标 D:需求类经济指标
以下属于宏观经济指标中的主要经济指标的是()。
A:失业率 B:货币供应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经济指标有:()。
A:领先指标 B:先行指标 C:同步指标 D:反馈指标 E:滞后指标
( )是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指标。
A:通货膨胀率 B:物价指数 C:失业率 D:就业率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经济指标有( )。
A:领先指标 B:先行指标 C:同步指标 D:滞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