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总题库
临床免疫检验八
临床免疫检验八
更新时间:2016-04-21 22:07:16
类别: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总题库
1、
滤膜小室法可用于检测 ( )
2、
关于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3、
对分离细胞的保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4、
溶菌法检测细胞杀菌功能,其杀菌率的计算公式是 ( )
5、
不参与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的补体成分是 ( )
6、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中,C4的激活剂是 ( )
7、
补体活化过程中形成的攻膜复合体(MAC)是 ( )
8、
下列与C3转化酶形成无关的补体成分是 ( )
9、
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中,不被裂解的组分是 ( )
10、
激活补体活化的MBL途径中所属离子是 ( )
11、
能与免疫球蛋白Fc段补体结合位点相结合的补体分子是 ( )
12、
具有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
13、
C1q能与下列哪组Ig的Fc段结合 ( )
14、
补体活化的替代途径激活的始动分子是 ( )
15、
人类在胚胎期合成的Ig是 ( )
16、
能经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R结合的Ig是 ( )
17、
具有调理作用的主要Ig是 ( )
18、
只具有三个CH的Ig是 ( )
19、
在个体发育中合成和分泌最早的Ig是 ( )
20、
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的激活物,下列物质应除外的是 ( )
21、
正常血清中,补体含量最低的成分是 ( )
22、
Raji细胞的表面标志的特点是 ( )
23、
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顺序是 ( )
24、
下列哪项是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细胞检测技术 ( )
25、
下列关于补体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
26、
补体系统中,分子量最大的成分是 ( )
27、
合成补体的主要细胞是 ( )
28、
关于补体的理化特点,下列不正确的是 ( )
29、
PEG比浊法测定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时,其敏感度可达 ( )
30、
下列哪一种调节因子参与补体的正向调节 ( )
31、
mRF凝胶扩散试验的原理是 ( )
32、
能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调节因子是 ( )
33、
半寿期最长的Ig是 ( )
34、
CR4的配体是 ( )
35、
关于抗C3-CIC-ELISA的原理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 )
36、
在pH,离子强度等条件固定时,蛋白质分子量越大,用以沉淀的PEG浓度 ( )
37、
利用能与变性IgG和免疫复合物中IgG结合而不结合游离IgG的特性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试验方法是
38、
能协助I因子灭活C3bBb的是 ( )
39、
下列不属于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激活物的是 ( )
40、
有四个重链恒定区的Ig是 ( )
41、
关于C1q固相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原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42、
同一型免疫球蛋白的亚型分类是根据 ( )
43、
下列关于C1q固相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 ( )
44、
分离血清免疫复合物一般采用的PEG的最终浓度为 ( )
45、
血清电泳时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 ( )
46、
CH50试验中的缓冲液,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
47、
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 ( )
48、
Ig分子与抗原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关键部位由 ( )
49、
下列关于CFT的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50、
独特型决定基位于Ig分子的 ( )
51、
CH50试验测定下列哪条补体活化途径的溶血活性 ( )
52、
补体结合试验的正式试验之前不需作 ( )
53、
补体结合试验的反应系统是指 ( )
54、
Ig可变区的特点是 ( )
55、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 )
56、
免疫电泳对M蛋白的Ig类型及其轻链型进行鉴定时,常采用的抗血清是 ( )
57、
关于CSF中Ig浓度,生理情况下说法正确的是 ( )
58、
下列关于本-周蛋白,说法错误的是 ( )
59、
人血清中κ/λ比率正常范围是 ( )
60、
免疫浊度测定法出现测量误差的最大因素是 ( )
61、
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得到的片段是 ( )
62、
关于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
63、
关于分泌片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
64、
新生儿抗感染的最重要Ig是 ( )
65、
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存在于新生儿体内的的Ig主要是 ( )
66、
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糖蛋白分子是 ( )
67、
若1:60,0.12ml补体为1个“实用单位”,则2个“实用单位”应为 ( )
68、
机体缺乏IgA易患 ( )
69、
与肥大细胞上FcεR结合的Ig是 ( )
70、
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的ANA荧光图形是 ( )
71、
下列有关免疫复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
72、
新生儿溶血症患儿体内引起红细胞溶解的抗体类别是 ( )
73、
下列哪项是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方法 ( )
7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检测技术 ( )
75、
下列几种疾病,RF检出率最高的是 ( )
76、
未经治疗的SLE或MCTD患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ANA滴度一般是 ( )
77、
下列与核仁型ANA不相关的抗体是 ( )
78、
关于抗核抗体(ANA)描述错误的是 ( )
79、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 ( )
80、
ANA主要存在于 ( )
81、
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SS)的特征性抗体是 ( )
82、
目前检测特异性ANCA最常用的方法是 ( )
83、
下列哪种不是ANA的常见荧光图形 ( )
84、
下列关于RF的说法,错误的是 ( )
85、
目前RF检测的主要类型是 ( )
86、
原发性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是 ( )
87、
DM1患者中最常见的自身抗体是 ( )
88、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是重症肌无力(MG)的标志性自身抗体 ( )
89、
下列ANA中以相关疾病命名的有 ( )
90、
I2F法检测抗胰岛细胞抗体(APICA)时,最常用的抗原基质片是 ( )
91、
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哪种自身抗体阳性 ( )
92、
下列ANA中以抗原的化学名称命名的有 ( )
93、
目前临床上检测抗核抗体最常用的筛选实验方法是 ( )
94、
抗磷脂(APL)抗体最常见的是 ( )
95、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是判断RA愈后的一个标志性抗体 ( )
96、
免疫印迹技术属于 ( )
97、
下列哪种自身抗体又称为PM-1抗体 ( )
98、
SLE患者的血清标志抗体是 ( )
99、
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
100、
在抗体形成过程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
101、
抗体初次应答的特点是( )
102、
TD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103、
在抗体产生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04、
经DNP-OA免疫后又经BSA免疫的小鼠,对下列哪种抗原刺激可产生抗DNP的再次应答( )
105、
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小鼠产生抗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06、
除B细胞和Th细胞外,参与抗体产生的细胞还有( )
107、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组分子间的作用无关( )
108、
关于APC处理提呈抗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09、
B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 )
110、
B细胞活化时,只有第一信号,缺乏第二信号,其结果是( )
111、
T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由下列哪种分子传入细胞内( )
112、
B淋巴细胞介导的再次免疫应答的APC是( )
113、
TCR的双识别是指( )
114、
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115、
参与脂类抗原提呈的是( )
116、
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 )
117、
TI-Ag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需要哪些组分参与( )
118、
Th细胞TCR能识别( )
119、
下列哪种受体的表达是Th细胞活化的标志( )
120、
再次应答时,Th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一信号是如何产生的( )
121、
关于APC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22、
Th细胞活化所需的IL-2是由下列哪种细胞分泌的( )
12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
124、
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125、
抗体参与介导的靶细胞溶解机制是( )
126、
BCR识别抗原的特点是( )
127、
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
128、
关于B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29、
关于Th细胞的活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30、
APC细胞与Th细胞间的共刺激信号不包括( )
131、
关于DC提呈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32、
TCR不能识别( )
133、
巨噬细胞的免疫学功能包括( )
134、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 )
135、
吞噬细胞有( )
136、
关于免疫记忆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37、
在即刻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阶段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138、
关于中性粒细胞正确的叙述是( )
139、
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
140、
关于NK细胞的特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141、
感染时,最早被招募到感染部位的吞噬细胞是( )
142、
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需要( )
143、
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分子是( )
144、
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有( )
145、
天然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包括( )
146、
同时具有CD56分子和CD16分子的细胞是( )
147、
皮肤黏膜上皮细胞物理屏障作用的表现,除下列哪项均正确( )
148、
下列哪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 )
149、
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 )
150、
外周耐受机制不包括( )
1
2
>>
最新试卷
新型__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真题精选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
临床检验仪器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真菌学
病毒检验基本技术
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传染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