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六年级(12岁年龄组)280名学生中恒牙有龋人数是120人,有龋和因龋补牙的人数是25人,有龋和因龋失牙的人数为5人;未治龋齿数为350颗,因龋失牙数为5颗,因龋充填牙数为45颗。
根据WHO的评价标准,该群体龋病流行程度属于
A:很低 B:低 C:中 D:高 E:很高
下列龋病制备的洞形中根据布莱克分类归为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颈部龋
A:I1类洞 B:I2类洞 C:I3类洞 D:Ⅳ类洞 E:Ⅴ类洞
下列龋病制备的洞形中,根据G.V.Black分类归为: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颈部龋
A:I1类洞 B:I2类洞 C:I3类洞 D:Ⅳ类洞 E:Ⅴ类洞
患者男性,35岁。
近中中位阻生,
远中颈部可疑龋坏。现拟拔除
。
以下各项检查中,对
拔除最重要的是
A:
龋坏程度 B:
冠周牙龈有无炎症 C:
对颌牙情况 D:拍
X线片并作阻力分析 E:检查患者颞下颌关节情况及张口度
患者男性,35岁。
近中中位阻生,
远中颈部可疑龋坏。现拟拔除
。
以下各项检查中,对
拔除最重要的是
A:
龋坏程度 B:
冠周牙龈有无炎症 C:
对颌牙情况 D:拍
X线片并作阻力分析 E:检查患者颞下颌关节情况及张口度
中龋()
A:龋损程度 B:龋损类型 C:龋损体积 D:龋损部位 E:龋损发生时间下列龋命名的依据
中龋( )
A:龋损程度 B:龋损类型 C:龋损体积 D:龋损部位 E:龋损发生时间 F:下列龋命名的依据
中龋
A:龋损程度 龋损类型 B:龋损体积 龋损部位 C:龋损发生时间 D:下列龋命名的依据
中龋( )
A:龋损程度 B:龋损类型 C:龋损体积 D:龋损部位 E:龋损发生时间 下列龋命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