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
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人体实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是无可非议的 B: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并非都能做到 C: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使用安慰剂是心理实验,但要付出道德代价 D: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是可以全部做到的 E:安慰剂虽没有药理作用,但确有一定的效果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对受试者应该做到的是
A:以科学利益放在第一位,病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B:危重病人和病情发展变化快的患者不应使用安慰剂 C:在医学研究中,即使病人病情恶化也不可以中断实验 D:为了更好的获得实验数据,可以对病人说谎,可以不解答病人的疑问 E:在医学研究中,不必一味坚持知情同意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
在本案例中,下面说法除外哪一点都是对的
A:侵犯了受试者的权利 B:具体试验安排不对 C:医学试验目的是对的 D:试验代价太大 E:本试验是不可取的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病人中进行对照试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死亡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已有结论被亲自证实。
在人体实验中使用对照组,安慰剂和"双盲法"
A:是对病人的一种欺骗 B:是违背人道主义原则的 C:是违背知情同意原则的 D:以征服疾病为目标,为发展医学的需要,严格控制在不损害病人利益的范围之内使用这一方法,是合乎医学道德的 E:是医学科研中经过考验的正确方法,可以在人体试验中无条件使用
患者,男,57岁,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入院治疗,5天后因皮肤感染而引起败血症。
最可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
A:MRSA B:ORSA C:表葡 D:腐生葡萄球菌 E:肺炎链球菌
患者,男,57岁,因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入院治疗,5天后因皮肤感染而引起败血症。
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红霉素 C:链霉素 D:万古霉素 E:舒普深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是临床细菌鉴定中常用生化试验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试验管和对照管都要封石蜡 B:试验管和对照管都不要封石蜡 C:仅对照管封石蜡 D:仅试验管封石蜡 E:以上均不正确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是临床细菌鉴定中常用生化试验
试验产物是
A:腐胺 B:尸胺 C:精胺 D:丁胺 E:丙胺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是临床细菌鉴定中常用生化试验
若指示剂为溴甲酚紫,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对照管黄色,试验管紫色,为阳性 B:对照管黄色,试验管黄色,为阳性 C:对照管紫色,试验管紫色,为阳性 D:对照管紫色,试验管黄色,为阳性 E:对照管无色,试验管黄色,为阳性
患者,女,32岁。下腹部有包块2年多,伴月经量增多,前来某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师检查,初诊为"子宫肌瘤"。入院后,进修医师按"子宫肌瘤"书写了病历。经治医师在没有做官腔长度及B超等检查的情况下,完全相信了门诊的诊断,自行决定做子宫切除术。术前,未执行上级医师"再详细探宫腔"的指示;术中,发现子宫体较软时,助手提示"需排除妊娠可能",术者仍未听取,在未行子宫穿刺的情况下,错误地将子宫及双侧卵巢全切。切开子宫,见一胎儿。该患者已生有一男一女,系绝育对象。术后,医务人员对是否向患者家属讲明实情,持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
若将事故实情告知患者家属,针对手术者应负的道德责任,最正确的说法是( )
A:违背"审慎"的医德要求,未作必要的认真的检查,造成医疗事故。 B:经验不足,对技术常规不熟悉,系医疗事故 C:虽错误切除子宫,但同时为患者做了需做的人流和绝育手术,功过参半 D:手术未造成其他伤害,患者应予谅解 E:门诊接诊医师,手术助手,上级医师均应负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