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150万t/a煤矿。井田面积约46km,处于平原农业区。煤层埋深380~50m。井田范围有大,小村庄16个,约3700人,区域北部有白水河自西向东流过,地下水埋深为2~3m,井田范围内有二级公路由东部通过,长约2.1km,区内土地大部分为农田,并有少量果园和菜地。白水河下游距井田边界3km处为合庄水库(小型水库,农田用水)。区内西边界内200m有占地1hm的宋朝古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业场占地将搬迁2个自然村约450人,在井田外新建一个村庄集中安置居民。工程主要内容有采煤,选煤和储运等。煤矿预计开采59年,投产后的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2216m/d,水中主要污染物是SS(煤粉和岩粉)。污水处理后回用,剩余部分排入白水河。矸石量约29.5x10t/a,含硫率为1.6%,属I1类一般固体废物。开采期煤矸石堆放场设在距工业场地西南侧约400m的空地上,堆场西方约0.4km有A村,东方约0.6km有B村,东南方约0.4km有C村,西南方约0.71km有D村。本区域年主导风向为NW风。

该项目环评中表征井田区自然环境现状的技术图件应有( )。(此题A不属于自然环境现状技术图件,行政区划图可粗可细。有的行政区划图只是将行政区界标明即可,不反映自然环境现状。)

A:区域行政区划图 B:井田及周边水系分布图 C:区域地质构造图 D:植被分布图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李四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豆角炒肉是本次事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学生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指挥撤离的区域和人员是()。

A:仅两电站厂区内的人员 B:基地内除工程公司外其他人员 C:仅运营公司的员工 D:核电基地所有人员

关于对硫化氢中毒人员的救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毒人员不宜移动,应现场抢救 B:将中毒人员直接送往医院 C:将中毒人员撤离现场,进行急救,并尽快送医院 D:在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

CO中毒的救护方法有()。

A:将病员撤离严重污染区域 B: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C:输氧 D:立即进医院治疗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救护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将中毒人员撤离污染区域 B:施行人工呼吸 C:输氧 D:请医生治疗

在事故应急救援中,救援人员应迅速建立警戒区域,将警戒区和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A:隔离 B:隔绝 C:撤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