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4年2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本月完工产成品1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为:第一道工序5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30%;第二道工序2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80%,见表一。
(2)产品成本计算单有关资料,见表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A产品各工序约当产量为( )。
A: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250件 B: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50件 C: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60件 D: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250件
某通信工程各项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三点时间估计如表所示。 .gif)
工序D的最早开始时间是( )。
A:29 B:30 C:32 D:30.5
某零件投产批量为4件,经过5道工序加工,单件每道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20分钟,10分钟,20分钟,20分钟,15分钟。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将一个批次的该零件全部生产出来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A:120分钟 B:135分钟 C:145分钟 D:175分钟
某工厂现生产某种零件30件,加工工序数为3,每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为:t
=5分钟,t
=5分钟,t
=10分钟。
若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则这批零件的生产时间是( )分钟。
A:290 B:300 C:310 D:600
某工厂现生产某种零件30件,加工工序数为3,每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为:t
=5分钟,t
=5分钟,t
=10分钟。
关于顺序移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一种典型的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是计算起来最简易的一种工序间移动方式 C:其特点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整批地运送,生产周期长 D:是将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
某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进行生产组织,该流水线日产品产量为101件,每日工作8个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5,废品率为0;流水线的第i道工序计算所需某精密设备为6台,实际只有5台该设备进行生产。
为解决第i道工序设备超负荷问题,该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延长节拍时间 B:缩短节拍时间 C:优化并提升该道工序的设备效率 D:提升该道工序之间工序的设备效率
某法兰盘生产企业采用单对象流水线的生产组织方式,法兰盘的日生产量为50件,每日工作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为0.90,假设废品率为0;流水线的第3道工序计算所需某精密设备为6台,现有5台该种设备投入生产。
为了解决流水线节拍与某道工序设备超负荷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延长节拍时间 B:缩短节拍时间 C:优化并提升该道工序设备的效率 D:提升该道工序之前工序设备的效率
下列有关工序作业时间的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A: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B: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 C:工序作业时间=定额时间×(1-规范时间%) D: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
下列有关工序作业时间的计算公式,错误的是( )。
A: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B: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 C:工序作业时间=定额时间×(1-规范时间%) D: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